首页 -> 2006年第8期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作者:林作坡
《种树郭橐驼传》作为一篇文言文教材,除完成常规教学目标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使他们亲近作者和文本传递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对文本有多样化的理解。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对“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这段文字的理解并不难,学生能很快总结出:(1)种树时,根部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用的土必须是原来的故土,根部的泥要砸结实。(2)种好后,“顺其自然”。
学生们还利用网络、合作讨论总结出:要根据花草生长特性去植树造林,培植花草,美化环境。并且从网上找到一篇相关的文章:《工人日报》披露:河南省卢氏县书记杜保乾,不惜血本,营造“南国风光”,其中所谓棕榈树一条街,几百元一棵的棕榈树死了刨,刨了再植,植了再死。这就是没有根据花草生长的特性去植树。要顺其自然,不要好心办坏事,更不能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这样学生就把郭橐驼种树的道理联系到现实,把对个体的关注引申到关注整个环境问题。老师顺势再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树立起从我做起,关心建设美丽家园的理想,让学生树立起关爱自然,关爱人类责任感。
郭橐驼种树的道理还运用到教育小孩方面,(1)教育儿童要抓住关键,又要顺其自然,不要拨苗助长;(2)要因材施教;(3)溺爱不可取。这样教学就从根本上化解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隔膜。
接着我又把学生引向更深层次,问:从“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这段文字可看出,文章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实而言的,是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以引起当时政府的注意。同学们,你们认为现在有没有现代“劝农篇”呢?同学们都抬起茫然的头,望着我。
面对学生的茫然,我作了如下引导:今天,封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应该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正在逐渐摒弃封建思想的影响,但扰民吏治也没有真正根治。《河南科技报》有一篇报道“‘形象工程’竟然如此形象”:占地40亩、拥有168间房屋的万只羊饲养场里如今仅有一头猪在寒风中跑来跑去;占地8亩、投资120万元、在开封市堪称一流的两个连栋棚已经报废:每个投资3万元的现代化日光温室,不得不以每年200元一400元的价格承包给农民(按此计算需100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不算贷款利息),却很少有人问津,大部分仍闲置。这就是被当地称为“形象工程”和“县长工程”的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袁坊乡袁坊村万只养羊场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现状。据了解,投资120余万元的万只养羊场建于1998年春;投资430万元、占地296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于1998年秋,共有88个日光温室、50个扛棚和2个分别占地4亩共投资120万元的连栋棚。大部分资金是由开封县政府替该村贷款解决的。袁坊村这两个项目是在上级领导“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训斥中匆匆上马的。由于缺乏科学论证,问题很快显现出来。当年夏天,每只花了600—1800元从山东购来的小尾寒羊死了100多只。在几名村干部的强烈要求下,村“两委”决定将剩下的300余只羊交由农民代养,并与农民签订了代养合同。开封县副县长房恋山得知此消息后,立即斥责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必须立即将羊拉回圈中。当晚,村干部又连夜从农户家中将羊牵回羊场,毁了代养合同。花了几百万元建起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当年就赔了20多万元。但年终总结报告上却赫然写着“纯利润300万元”。近两年来,这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不但没有起到任何示范作用,反而又白白扔了70余万元。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由形象工程到三农问题,由现象到实质,把文中的道理引向更深的层次。学生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识到: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但其核心是对人的关注,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为让学生更深入地关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我还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google”上搜索就有1360000条有关“三农问题”的消息。四人一组,回到家里或查找资料或访问农民,收集有关类似“劝农篇”的材料。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第二天学生纷纷举手,列举了许多现代的“劝农篇”:某些地方政府官员追求政绩,不顾地方实情,硬性上马一些华而不实的工程,如勒令农民在公路两旁种植指定的农作物,在公路边搞名不副实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养殖场”、“铝合金粮食仓”、“中药材种植园”、“食品店用菌百里长廊”……粉饰政绩,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学生们对这些现象都义愤填膺,觉得一千多年前的《种树郭橐驼传》,就像发生在昨天,这跨越千年的文章在课堂上碰撞出火花。
这样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文言文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不仅能帮助学生规划人生,而且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也能产生重要的作用。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过去教学大纲已经提出了,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强调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言文课堂上要架起古今的桥梁,让同学走入生活,了解社会,感悟生活,树立起建设美丽家园的责任感。
单位:浙江泰顺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