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为学生创造一个说的好环境

作者:沈龙华




  一、问题的提出;公开课的沉闷
  
  有一次片级公开课,我开课后不久,就针对课文提了几个思考题,请学生思考后回答。片刻,我请思考好的学生举手,结果无一人举手。我想:好几个问题,思考确实需要时间,加上许多老师听课,难免不敢举手。所以,我又鼓励道:想好了就可以举手,不要怕回答,说错了也没关系。可是过了一会儿,仍无同学举手,就连平时爱回答的学生也不举手。就这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只好点名,而回答中也多有吞吐、错误。原本设计好的一些构思,也只好由我孤家寡人演戏,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在沉闷中结束。我不禁想问,他们为什么都不愿举手呢?
  
  二、问题的症结
  
  上完这一课,我自己感觉很不满意,对学生的这种不配合感到恼火。我就想,学生举手无非意味着有可能被老师叫起来“说”,他们为什么不愿“说”呢?我首先找来班内平时少数几个愿举手的“发言人”。他们宣称问题有一定难度,回答错了怕难为情。一位同学对我说:“从小学到现在,我们上课基本上都习惯于听老师说,课堂上让我们主动大胆回答,没有十分把握,不会举手。有时,一看见别人举了手,自己就不用举手了。”
  平时,虽然上课时常提问,口头鼓励学生大胆说,可是结果总不如愿。与学生深切交流后,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是学生说话能力的衰退与学生的课堂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平时,上课就没有给学生一个好的“说”的环境,课堂沉闷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问题的解法
  
  (一)根源
  学生不愿“说”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教师。首先,教师平时爱唱“独角戏”,很少给学生说的机会。这就是长期以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可模仿的言语模式,但缺少实际的训练强化,长此以往,必然形成课堂沉闷,学生既不想说,也不能说、不善说。其次,教师平时爱唱“霸王戏”,不尊重学生的“说”,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吞吞吐吐或语无伦次以及错误时,往往被当头棒喝,怒斥不满,这样更使学生不敢说了。
  
  (二)对策方案
  在明确学生的说话与课堂心理状态的关系及其不愿“说”的根源基础上,我意识到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说起来”,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改变教法多途径促使学生提高说话能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呢?经过思考,采取了以下方法。
  1.加强课外师生交流——意在敢说
  以往我总是课内课外都板着脸孔教书。不苟言笑,与学生交流极少,形成了家长式的教学。现在,我与学生交流增多。谈学习,说家常,论生活,使学生与自己接近。这种亲密接触大大有益于融洽师生关系,为课堂的民主氛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到了课堂,虽然言归正传,但由于平时交流中相互熟知,使学生“说”的胆子放大不少。
  2.进行课前说话评议——意在多说
  在新课之前,让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材料,内容不加规定,可以是听到看到的一件事,一个故事,一个典故,看了电视后的感想等,讲完后由别的同学评议。前一轮先在自己座位上说,座位上评;以后改为讲台上发言,座位上评议。评议精彩的,可适当延长,并给说话同学及评议同学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这一阶段,都是学生参与,教师是聆听的观众,所以参与的同学就增多了,可以放开胆子了。其次,说话内容与课文内容有一定的差距,使学生兴趣较高,评议的学生有时各执一词,互现灼见,培养了说话的气氛。
  3.实施暖昧式讨论教学法——意在能说
  说话运动结束,就步入正课。在这一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文章,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或全班讨论,然后由讨论小组发言人发言或自由发言。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看法不同时,可以辩论。我从旁指导讨论或答题方向。对学生答案不加限制,不作批评,鼓励多角度思考。以往问题与答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做法,这造成了学生巨大身心压力,他们被动地被叫起来回答,力图与老师的答案一致而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我容忍他们说错,使他们放下“包袱”,就有了“说”的欲望。如果说得好,就会有成功感,还能激发连锁动力。在教学《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一文时,我就设计了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祥子的遭遇是什么造成的?等等。学生说得比较多,有的还很有深度。
  4.开展课后收获、设疑活动——意在善说
  新课结束后,就请学生说说学习了这篇文章的收获或还有什么地方有疑问。课堂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请学生回答。课堂不允许的,请学生课后讨论解决或下堂课解决。有一次教《故乡》一文,一学生提出问题,文中有一句话“母亲见得我回来,脸上现出凄凉而高兴的神情。”他说:“母亲多年不见儿子,现在回来,本该高兴,为什么还凄凉呢?”这个问题提出后,我利用下堂课进行了讨论。举手的同学很多,气氛很活跃。最后明确“儿子为生活而奔波,要卖掉老屋,离开故乡心里当然痛苦,它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离乡背井的苦痛”。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方法指导课堂教学,经过一个阶段,平时上课,气氛活跃多了,敢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较以前有大幅增长。
  
  单位:浙江德清县枫洋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