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

作者:李丽艳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犹如弹奏钢琴,之所以使观众陶醉,乐曲本身创作的成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靠弹奏者的艺术发挥,它要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把优美的旋律传给听众,感染听众,也就是把自己的感情传达给对方,转化为自己工作对象的感情,这才是成功。所以,我们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心理,要研究怎样调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几点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
  
  一、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比如即兴演讲、口头作文、诗歌背诵等,经过这样的热身,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老师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二、用富有创意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诗文名句导课。精选与诗文有关的名篇佳句导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陈之藩的《失根的兰花》为例,我以李白的《静夜思》和余光中的《乡愁》为导语,学生会立即被深深的思乡爱国之情所感染,很容易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入角色中,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2、利用道具、插图导入新课。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有插图,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时可以出示一根火柴引起学生的注意,借题发挥说,“就这么一根小小的火柴,貌不惊人,微不足道,但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中,却发生过一个关于火柴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如此导课,学生会很快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
  3、设疑造成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可以设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教学《狼》一课,可以设置这样的导语——“狼是阴险狡猾的,又是可笑的,甚至让人觉得荒唐。让我们一起来看《聊斋志异》中的《狼》吧”。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渲染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堂气氛。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在为激情荡漾的文章设计导语时,我力求创设以情动情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能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这样导入:“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举国哀悼,人们悲痛不已。可是,‘四人帮’却阻挠人们悼念总理的活动,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听吧,全国人民都在呼喊:‘周总理——周总理——周——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紧接着是老师的表情朗诵,渲染追悼、怀念、歌颂的气氛,一下子使学生进入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中。
  
  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1、巧设疑难问题。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疑才问,才有思,才有趣。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会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求知状态中。如:讲《春》一课时,可就“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这句话,结合“春雨贵如油”的农谚说说,“同是春雨,为何却有矛盾的说法?”(要求从原文中找答案)。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抓文章的信息点,又懂得了南北方春雨的差异。
  2、发挥朗读优势。一个教师谈吐风趣、幽默、且能旁征博引,自然会获得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书到动情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虽不是在指导学生读书,但他充满激情的表现给学生做了极好的示范,以至学生“疑心这是最好的文章”。魏巍小学的老师蔡芸芝是“温柔和美丽的人”“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使学生直到现在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
  3、突出重点难点。教师语言要“精”,尤其要重点突出,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言,准确无误地把握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应注意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有时要“快”,在非难点和学生已知处要快,不能拖沓,否则会使学生厌倦;有时要“慢”,在重点、难点之外要给学生充分的消化吸收时间,否则一味求快,学生跟不上,产生不了成就感,反倒增加不少心理负担,这样会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单位:山东海阳市留格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