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诗歌教学创新例谈

作者:陈锋秀




  初二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是现代诗歌单元。以往,大家都会“避重就轻”,因为诗歌不好讲,讲浅了怕学生不明白,讲深了怕成了“一言堂”,而学生又缺少感悟,就像牛皮灯笼——怎么点也不亮。我却不这样想。首先,我觉得初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是一个充满遐想的时期。学生心中洋溢着丰富细腻的情感,正是诗一样的年华,最适于感悟、体会诗歌的情感,也最渴望用诗句来抒写内心美好、浪漫的情怀。再而,学生缺少感悟,那不是学生的错,只是教者的引导不够,我们没有把学生的心窗打开,让他们接受外面的阳光与空气,以至于他们灵动的思维拘束于空洞无力的白纸黑字中。只要我们能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放开手脚,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必定能让语文课堂绽发靓丽的光彩!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让灵动的思维飞翔于音乐之中
  
  老舍先生曾说过:“文学语言不是由字词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音乐,是由心中炼出来的。”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要读懂它,就必须与之产生共鸣。然而,本册教材所选的诗篇大多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相去甚远,如何缩短他们之间的认知距离与情感距离呢?我一改过去介绍写作背景的单一做法,巧妙地借助音乐切入课题,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学习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时,我先播放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香港歌手许冠杰演唱的《纸船》。熟悉的旋律,亲切的唱词,自然而然地勾起了学生的情感,歌中所唱:“拾起张纸折只纸船,怀人万里心暗酸,异乡的她,脑海涌现,但愿将相思串……”的内容与诗中内容大同小异,学生由较为熟悉的流行歌曲中,感受到了那种离乡别井、怀念亲人的真挚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自然地导入课题,介绍写作背景,学生就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文学作品往往是含蓄的,它们的主题思想隐含在字里行间,领会文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详尽分析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悟,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而借助音乐去激发、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美好的、纯洁的情感,则是一种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它的创新在于用乐感去触发语感。相对论的创立人爱因斯坦曾称:“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来的。”在语文教学中,音乐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有帮助,尤其是能培养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鹜八极,让时间的长河在胸中澎湃,让空间的风云在脑际席卷。
  由于课堂上的积极训练,学生对诗歌有了浓厚的兴趣,课外借阅诗集、摘抄诗句、配乐朗诵诗歌成了学生的“业余爱好”。难怪图书馆的老师说,这学期,到图书馆借阅诗集的初中学生特别多!
  
  二、锤炼学生的语言,让灵动的思维飞翔于写作训练之中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锤炼语言、可以先由造句开始。仿例造句是近几年来中考、高考开放性试题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它的出现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与其大刀阔斧地改革而难见其效,不如银针细线地连缀打好根基。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训练。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诗中用“明灯”比喻天上的星星,我就要求学生仿写:“天上的星星像。”因为只是用比喻的方法造一短句,难度不大,所以学生都愿意尝试。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教师则热情地鼓励、肯定,并及时用投影机将学生的“杰作”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感受积极创作的快乐,课堂气氛欢快、融洽,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单句仿写训练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便进入到第二阶段:复句的仿写与诗歌的创作。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创作的灵感,我细心翻查了许多资料,精选了一些仿写例题,印发给学生。例如:《妙喻连珠 精警动人——2002年高考比喻仿句题精彩答案展评》、《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例析》。然后,利用课堂的“边角余料”时间进行仿写比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思维异常活跃,造出了许多凸显个性、创意十足的句子。
  十二月二十日是我校四十四周年校庆的日子。为了欢庆这个节日,学校开展了“绿叶对根的情意”征文活动,我借此机会,结合诗歌单元的写作要求,进行了一次诗歌创作比赛。由于有了仿句训练的基础,许多学生一改过去怕写作的心态,积极投入到这次写作活动中,将他们灵动的思维与对母校的深情厚意融入了诗句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与教育效果。初二(2)班方志均同学创作的诗歌《校园里的小路》荣获本次征文比赛初中组的第一名。为了向母校献礼,我们还进行了集体作文,创作了散文诗《献给母校的歌》。我利用休息时间,连夜修改并打印了出来(学生人手一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一下集体创作的快乐。许多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原来写诗是这么简单而又愉快的!”(方志均)“我喜欢这样学写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创新就是我们的生命力,创新就是改革的最佳出路。让我们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单位:广东东莞市厚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