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对当代中学写作教学的反思

作者:吴成亮




  毋庸讳言,多年来的作文教学走进了死胡同,作文像生产出来的标准件,见文不见人,缺乏个性和生气。比如我们在与一些地区的老师交流时,有一个感觉,一个地区的学生作文惊人的相似,如广州地区的就有广州特色,怀集山区的就有山区特色,总之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更令人焦虑的是,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也十分地冷漠。曾经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对近10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喜欢写作文,不怕写作文的初中生只有百分之六,高中生只有百分之十,认为写作有困难的初中生高达百分之九十四,高中生高达百分之九十。从我所在学校的情况来看,作文也是学生的心病,教师的心结。因此,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来反思我们的作文教育出现的问题。
  
  反思之一:学生写作的现状
  
  1、文中无我,笔下无情
  笔者从所在学校的学生作文中,以及在参加高考改卷时所接触的作文中发现,我们的学生作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心灵的真实流露。假、大、空仍然是学生的痼疾。这与我们的导向有很大关系,从模拟考试到高考作文题,动不动要学生谈事业、人生、道德,乃至生命的意义,比如2005年湖北卷就要求考生理解感悟王国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所含的思想,写一篇文章。可命题者忽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之书刚刚打开,他们能对如此深刻的问题有体验吗?明明没有切身体验,硬要他写,那他能不讲大话、谈套话吗?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文”,“文因情生”,写作的基本体验是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写作要贴近生活,特别是贴近自我。有一个学生和我交流时说到一件事,对我很有启发。他说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他去一个地方旅游,完了之后要他写一篇文章,他没有一点写作的冲动,觉得没有什么话写,但是在逼迫无奈之下写下了一篇毫无生气的文章,后来又有一次,还是去那个旅游胜地,不同的是,是和几个朋友去的,回来之后,就想把游玩的经过写出来,写得文采飞扬,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写成了。同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这个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写作体验呢?我想主要是情感体验的不同导致的,因为与爸爸妈妈去,这个学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而和要好的朋友去,就能随兴而行,能够尽兴而返,就能够产生写作的冲动,这样的写作才能贴近自我。
  
  2、缺乏人文,认识不当
  写作对思想健康的要求也是很重视的,而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体现人文精神,确实是一篇好文章中不可少的要素。而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还很低下,在写作中还不知道怎样正确地去认识事物,还不知道在自己的思想认识上怎么体现时代精神。如在写“忘与不忘”这个话题时,有学生写道,我们记住历史,也是为了忘记历史,因为只有忘记才有美好的今天和明天,不忘与忘成正比,忘与不忘都是让未来更好,这样的作文不知道使用的是什么逻辑。还有的干脆生搬硬套鲁迅的话,写成为了不忘的忘却。写“长处与短处”这个话题,有学生也套用鲁迅的话“怒向短处觅长处”,而乱用典故事例名言,所举事例与观点不统一的情况尤为普遍,学生不懂它们的含义,就随便搬来,硬套上去,这的作文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一个评委说,在表演艺术中,自己不熟悉的就不要拿出来。我想,作为表达交流思想情感的写作艺术自然也是一样。
  
  3、思维无序,语言低俗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一种思维。有人说写作是没有思维的,那些大作家都是不谈写作思维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思维的层次问题,诚然,大作家写作,达到了率性而为的状态,其实这是思维的最高层次,那个时候是一样有思维的。只是它达到了一种古人所说的“无我”状态。已不知物我的区别了,而正是思维的最佳状态,也是写作的理想状态。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是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还需要加强科学化的思维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的写作是没有思维规律的,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打开思路,怎样布局行文,拿到一个话题,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整体的行文思维意识。所以,文章就没有结构美。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而我们学生的写作语言却几乎是低俗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主要是由于学生的文化积累、思想积累、审美积累等不丰厚而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当然,缺少阅读,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图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广东的方言对学生的写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家喻户晓,学生写成家知门晓;短跑,学生写成短步。比如写“是花还是树”这个话题,有学生就牵强附会,说孔子的成功是花与树的写照,说一个镇里的小书记是花更是树。写“梦想与实践”这个话题,就拟题为《梦想和实践结婚》,令人啼笑皆非。
  
  反思之二:作文教学对策
  
  1、培养三感,形成习惯
  (1)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培养艺术感。
  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生活和语言,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美的发现,增强对语言美的感受、体验,从而提高艺术感知力。用心去感悟生活,就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处,发现生活的诗意和真意,就能采摘到美丽的写作之花。特别是要让学生跳出课堂这个小圈,放大生活的外延,读社会、自然这两部大书,对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场一景进行敏锐、细腻地观察,主动获取生活的信息,捕捉生活的亮点和内心微妙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的规律和本质,才能产生对生活的独到认识。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养成读书积累的习惯。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选出优美的语言材料,带领学生去阅读经典,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做到的是,让课堂多一点朗朗的读书声,即使教师讲,也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2)倡导学生因情宣泄——培养快乐感。
  文因情生,“情动而辞发”,无欲不举笔,无情不成文。写作的乐趣,主要在于是一种思想、情感的宣泄。中国古代文人的“发愤著书、不平之鸣”之说和现代的“以我手写我心”都说明了这一点。还如,董秋芸先生是季羡林先生的老师,据季老回忆,董秋芸先生出作文题目,一般都是在黑板上大书“随便写来”。让学生任性行文,写自己脑中之所想,发自己心中之真情。可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因情宣泄,尽情舒散、吐露心中的情感郁积。这样,学生在写作中能产生一种情感释放后的快乐和满足,尝到写作的快乐,而不至于把写作当作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3)促进学生精心创作——培养成就感
  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写个性文,大胆文,充分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并从各种途径来促进学生的精心创作,肯定学生的作品,培养其成就感。例如可从以下方面实施:①办报,可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来当记者和编辑。②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办好一份文学刊物,开展好作文竞赛。③向报刊杂志推荐优秀的作品。④鼓励学生整理作品集,并进行展览交流。从这些活动中,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自然产生了。
  
  2、训练思维,拓展思路
  一方面,在写作指导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打开思路,比如,对于一个话题,学生往往感到无从落笔,不知怎么围绕话题拓展思维,对此,我总结了三个什么、四维联想的思维方式。三个什么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四维联想就是对比、因果、相似、相关联想。如对于“真”这个话题,如果用以上思维方式思考,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如可想到“真”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真,要做到真,应做什么。而在一次学生的作文中发现,许多学生一篇文章都是写“真”的含义,这样就给人一种平面化的感觉,没有纵深感,如果这个学生运用“对比思维”写作的话,文章的色调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例如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要,制定一套有序的可操作的作文教学教材。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体系,只是阅读教学的附庸,表面看来,似乎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但却丧失了作文教学本身的独立性、系统性。所以,应组织编写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材,是语文教育界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近段时间一些学者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编写作文教材,提出的“作文考级”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有益的尝试。
  
  3、鼓励创新,体现个性
  要达到个性化写作的目的,教师就要解放学生,“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有这么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两只青蛙掉到洞里,旁边的青蛙都围过来,劝告这两只青蛙,不要跳了,白费力气,但是他们不停地跳,其他的青蛙不断地告诉它们放弃努力,最后,有一只青蛙相信了。放弃了挣扎,倒地死去,而另一只更加努力地跳,最后终于跳到了洞外。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一直以为其它青蛙是在鼓励自己跳出来。可见,话语的力量有多大,教师的话语对学生的写作的影响也是惊人的。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话语,就会发现,我们的话语处于权威地位,我们给学生的作文设置了太多的禁区,提出了太多的要求和原则,甚至一而再地告诫他们不要这样,不能那样,学生在高压下也就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是,我们学生的写作就像第一只“青蛙”一样,在话语的规范下死去。因为,在这样的话语规范下,磨灭了学生探索的勇气,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给定的模式,写出的是假大空的没有一点生气的文章。因此,我们要重视话语的力量,对学生要少一点武断,少一点约束和警戒;多一点引导,多一点鼓励和宽容,要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充满信心的去探索,去创新。
  
  单位:广东怀集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