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作文创新的方方面面
作者:潘会兰
一、在立意上创新
校报组织“环保”征文大赛,学生稿件多针对乱砍乱伐、水土流失、“白色”垃圾、空气污染等破坏环境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立意上没有创新。而我班孙钊同学的《从“青蛙实验”想到的……》,却从另一个角度立意,很有创见:
人们把青蛙放到热水中,青蛙受不了,则会奋力跃出逃生。人们又把青蛙放到温水中,青蛙则自在游弋。人们把水温慢慢加热,青蛙无动于衷,等水温热到一定程度,青蛙无法忍受时,它想再奋力跃出,却为时已晚,只有死路一条。人们对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就像那只麻木的青蛙一样,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自己早已熟视无睹,因为这还不至于威胁到自己的生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活环境在日趋恶化,许多年以后,我们又该如何生存?
这篇文章没有正面去写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而是从“青蛙实验”谈起,为人们敲响了警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立意上的创新。在写作课上,我们应多找这样的例文来引导学生,构思时要多向思维,不要拘泥于一个模式,一定要写出新意,写出自己的风格来。
二、在选材上创新
学生刚上初一时,写《我的老师》,所选材料无非是:1、老师带病坚持上课;2、我生病不能上课,老师到我家来为我补课;3、老师在雨天给我送伞。写《我的同学》,所选材料大都是:为了一个玩具或文具,我与同学闹矛盾了,后来,同学主动找我和好,我很惭愧。这些都不过是小学课文《小木船》的翻版,毫无创新可言。
为什么学生的才思如此枯竭呢?最主要的就是不会观察生活。只有面对现实,热爱生活,点点滴滴仔细体味,才能贮存更多的源头活水,才能有更多地触发灵感的机会,才能在无字大课堂里得到锻炼,受到启迪。生活就是创作之源,为了给同学们创造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更及时地反映真实感受,我布置学生一周两篇日记,写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并写出自己的所想所感,注意积累素材。
另一方面,在讲授新课时,也注意讲作者的选材方法,如魏巍写他的小学老师,就用了发散式选材法,从课上写到了课间,从平时写到了假期,从学校写到了家里,这样,选材就有了广阔的空间。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你与老师相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学生陷入沉思,纷纷举手回答,有的想到了老师与自己谈心的经过,有的说到了老师在病假期间写给同学们的信,有的记起了小学毕业时老师流下了伤别的泪……个个说得都有感情,抓住这些思维的火花,再写一篇《我的老师》,那么,篇篇都会是佳作。
三、在结构上创新
文章的结构层次不单指分自然段,它包括文章的逻辑层次和对材料的有序安排。很多同学写作文不善于分层,不管写什么,都是“老三段”,开头、中间、结尾各占一段,这就给人层次模糊不清之感。因此,除了首尾、中间展开部分应根据意思的转换适当分段,一般来说,时间转换、叙议转换、意思的递进和转折处都可以另起一段。
如果在结构上稍加创新,就好比人换上一件新衣服一样,效果会更好。比如有个同学写《我爱我家》,就给每个自然段又加了个小标题:(一)家庭成员协奏曲;(二)洗衣曲;(三)锅碗瓢盆交响曲。且不说标题拟得有创意,单是这形式上的变化,就让人感觉层次清晰,赏心悦目。
四、在人称上创新
教读舒婷的《我儿子一家》时,我注意这样指导学生:从课文的标题看,应以作者为第一人称,而文章实际上以儿子为第一人称。这样写,不但语言生动活泼,而且充满了童趣,读时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人称的变换,使文章的构思显得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在平时的写作中,我这样指导学生:用第一人称写作,让人觉得事情更真实可信;用第二人称写作,便于直接抒情;用第三人称写作,可直接写他人心理。适当地变换人称写作,文章会更精彩。比如写《我》,向别人介绍自己,多用第一人称。若一直用第三人称,最后点明“他就是我”,给人的感觉就更新颖;写《我的爸爸》,多用第三人称,若直接用第二人称,或者开始用第三人称,为了抒情的需要改为第二人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总之,我们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但教学生会想、会写,而且要写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来。
单位:山东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