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自主质疑与交流创新

作者:黄维梅 朱宗芸




  “自主质疑与交流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质疑——组内交流——汇报评价——运用创新。
  
  一、基本环节
  
  1、自学质疑。
  亚里斯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起点,也是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者必先会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起点。自学阶段一般放在教学的第一课时或一节课初始十几分钟。因此,这里的自学不是指学生的课前预习,而是指根据课文类型,按一定的阅读程序或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借助各种学习条件和手段,自己学习理解的过程。一般略读课文按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自学。精读课文按照以下三步进行:
  (1)粗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求学生一接触课文,带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个问题,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课文,读后能比较简练准确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
  (2)细读课文,理解字词。
  学生认真读课文,逐词逐句弄懂课文的文字,在细读的过程中,画出不懂的字、词、句,再通过查工具书、有关资料或联系上下文弄懂它们的意思。如《爬天都峰》,学生需要弄懂“发颤”、“汲取”、“笔陡”、“奋力”等词语的意思,疏通课文内容。
  (3)深读课文,提出问题。
  “学贵多疑”,要求学生逐段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这一段,我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儿做上记号,以待组内交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如有的学生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提出了“我开始畏惧天都峰,后来又怎么爬上去的?”“他们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等问题。
  
  2、组内交流。
  交流阶段是建立在第一阶段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的。自学完后,按学习小组交流各自学习成果。
  一般4—6人为一小组,小组内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相互搭配。在自学的基础上,每个人向组内成员首先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汇报“有哪些问题不懂?”互学互教,互相解疑,有些较简单的问题组内能解决的就解决,组内实在不能解决的留待在班上交流解决。
  
  3、汇报评价。
  在小组交流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派代表汇报,可以择要汇报,也可以全面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组已经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其他组有懂了的,可以帮助解决弄懂。在汇报的时侯,教师要当好引导者。汇报时,有些重点问题或难点问题,学生理解不深不透之处,不能含糊带过,要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再体会、再交流,直到解决为止。汇报时,对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引导讨论或辩论,如:教学《爱迪生》一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有人说爱迪生是天才”,而爱迪生却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教师不是简单给予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全班学生马上形成两派,辩论得面红耳赤。辩论中有的注意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作为自己发言依据,做到言之有理;有的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运用反问句、疑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逻辑性强,提高了表达的效果;有的还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运用恰当事例,增加说服力。在辩论中,学生弄懂了问题,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交流是读懂课文关键一步,教师要格外重视,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致力于导,还要评价到位。当学生问题提得有价值时,要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当某些重点内容全班学生都忽视时,教师也可提出来大家解决。如《曼谷的小象》,学生多次佩服小象的绝技,却没想到赞叹小象的主人阿玲。老师进一步问:“作者几次赞叹小象的绝技,实际上在赞叹谁呢?”将学生带入更深一层的思考。对于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反之,对于浅显的理解、不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能不置可否,弄得学生迷迷糊糊,也不知道哪种答案正确,哪种答案错误。评价是对自学交流的升华,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评价到位。
  
  4、运用创新
  在理解、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每一课的特点,在听、说、读、写之内再进行挖掘与创新,如表演课本剧,抓住结尾想空白,运用迁移补空白,仿写作文,复述课文,收集资料等。如教学完了《猪八戒吃西瓜》以后,让学生想象,猪八戒改了缺点没有,再续说一个大家都爱听的故事。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要求学生课后读读有关海洋生物的科普读物,收集资料图片,在小组中交流。
  
  二、实施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受教师作用的影响,很容易“受压抑”“被淹没”。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主体性得不到张扬、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而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主动地学,教师须引导学生:问题自己去揭示,知识自己去探索,规律自己去归纳,效果自己去评价。
  
  2、小组合作学习到位
  教师依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组内自主产生小组长、记录员、督察员、中心发言人、补充员等,并定期轮换,力争每人都能充当相应的角色。小组长主持活动,组织大家交流、讨论、辩论、朗读。每次讨论时,每个组的成员要认真听取别的成员的意见,或补充,或反驳、或质疑,形成组内统一意见。然后每个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发言,教师要在小组讨论时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协作性的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小组合
  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看似热闹,实则没有效果。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确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在于帮助,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于引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帮助: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4、要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以前的课堂,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老师往往比较重视结果,为了赶时间有包办代替的现象。而现在的自主学习中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讨论、朗读、思考,即使一节课并不能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要求,也不能急于求成。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得的方法比结果更有价值。
  
  单位:湖北保康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