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语文课堂上的自主探索

作者:王庆中




  新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倍受人们的关注,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和实践,作为战斗在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师理应反思传统,与时俱进。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实现角色的大转变,把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课堂打造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学习反思中,笔者认为从下面四个方面着力打造平台,立足课堂45分钟,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注重学生质疑问难的“问题教学”
  
  这里讲的“问题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教学有质的区别。传统的问题教学,是教师根据教材设计的,提问权牢牢地抓在老师手中。它的目的是通过“教学问题”引诱学生承认、接受前人确定的知识,并努力记忆这些固有的知识。教师以“教学问题”为跳板,以最终消灭学生的问题为归宿。这种传统的问题教学,死死地牵着学生围绕着老师的问题转。而老师的问题也并非真的疑问,只是教学设计的线索,课堂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就算是教学任务完成了。
  而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为目的的质疑问难的“问题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对教材、对教师教学的疑问或批评。这些问题有的尽管可能一时找不到答案,但它们是真问题。我们提倡的质疑发现的“问题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前人固有知识的自主探索和超越。这种教学以学生的问题提出为教学的开始,以学生个体或群体的自主的问题解决为教学的主线,它以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和产生问题为教学成功的归宿。实施这种教学,首先要让全体学生尽可能拥有充分的提问权;其次,质疑问难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是学生提问的黄金时段;重要的是应当让学生自己梳理问题,并把学生的主要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也依赖于学生自主的探索学习。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很多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正如新课标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一定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教师要以平等“对话人”的身份,给学生心理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大胆乐意质疑问难。当学生在讨论某一问题出差错时,语文教师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能任由同学取笑,而要对学生的大胆质疑予以鼓励。这样,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有安全感的求知平台,使他们敢于探索、乐意思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对手教学”
  
  在自主探索学习活动中,师生必须是平等的,是伙伴也是对手。教师要学会三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读书能弄懂的不讲;小组合作学习能学懂的不讲。教学前要尽量把教材和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搞清楚,要预设如何引导学生想明白。但在教学中却故意不说清楚,甚至有意装糊涂,做学生学习的“敌人”。唱对台戏,故意发难,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辩力和创造精神,动员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去探索清楚。别林斯基说:“学生如果把老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敌手’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如安徽的赵克明老师在教学传统篇目《守财奴》时,打破常规小说的教学模式,采取了巧树“靶子”的“对手教学”方法。他把课题板书后,随即扮成葛朗台作了如下陈述:
  我叫葛朗台,一个老实本分的箍桶匠,可是人们硬说我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还给我扣上了“守财奴”的大帽子。我真是冤枉啊!我承认,我是爱财,可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为什么就不允许我有呢?我爱财,可我也爱我的太太和女儿呀!不是吗?在我太太生病晕过去的时候,我是多么地着急呀!为了让太太,女儿开心,我不是拿出一百金路易吗?太太不幸去世后,我强忍着万分悲痛,对女儿那么温柔、那么体贴,我强撑着搀女儿去吃饭,我还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这一切的一切,苍天可鉴哪!还我清白,摘下我头上“守财奴”的帽子。要知道,这么多年来,我的精神受到多么大的伤害呀!我强烈要求那些诬蔑我的人,赔偿我的精神损失费一万真金!
  陈述完毕,他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准备作葛朗台的辩护律师,或来反驳葛朗台。自读课文以后,无一人愿替葛朗台辩护,都纷纷站起来反驳葛朗台。学生不仅抓住文中内容揭露了葛朗台“爱太太和女儿”的居心叵测,而且列举了文中葛朗台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细节证实了他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
  由于教师巧树“靶子”,课堂上一扫传统教学的死气沉沉或虚假活跃的气氛,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三、倡导学生独立感悟的“合作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同样,阅读教学的自主探索没有小组的合作,将会降低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有效学习。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立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这种合作,主要是指伙伴之间的合作,当然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我在语文课堂上,习惯于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在学习鲁迅的《社戏》一文时,我抓住最后一句中的关键词语“好”字切入全文。我在黑板上只写了一个硕大的“好”字作为板书的骨架。我们先讨论“戏”与“豆”到底好不好?既然戏不好,豆也一般,那么,到底什么“好”呢?我站在讲台上追问。我要求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归纳出到底什么“好”,并且要求学生写到黑板上来。短暂的默读后,黑板前人头攒动:心情好、风景好、人好、气氛好、童心好、精神好、月色好、伙伴好、情感好……几十种“好”写在我那巨大的“好”字周围,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板书,它像一个眉开眼笑的孩子,刺激着你去深入探究。接着怎么办?随机选择其中的某个“好”,一起琢磨文本,一起尽情想象,抽象的“好”就立体起来了。由这个板书,我们轻松进入教学,展开争论,比较优劣,吃透文本。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在不断的修改中,我帮助每一个学生读出了独特的感悟。几经筛选,几经互动合作,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了这一课的板书:风景好、人好、童心好、情感好。这四“好”是同学们主动从文本中探究的,体现了对《社戏》之美的深刻认识。板书虽有点零乱,但思维却是严谨而活跃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参与板书就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师生合作互动的火花碰撞。
  
  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教学”
  
  这种“情境教学”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的气氛渲染,教学的导入,不是课堂教学某一环节中的配乐或电脑课件的应用。它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关系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学生学习情绪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是指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去体验,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这样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对于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探索、意义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仅是语文学习氛围的渲染,还是激发学生乐学,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更是激发主动探索的重要方法。
  例如湖北的优秀青年教师曾光在执教《陈奂生上城》时,就成功地采用了学习情境教学法。作品中写陈奂生上城回家最担心的是向老婆“交不出帐”,“得想个主意对付她”。本文的教学就从这里入手——他让学生帮陈奂生出出主意。假如他老婆一听说住了高级招待所就嚷道:“你疯了,住什么高级招待所?”陈奂生应怎样向他老婆解释呢?假如他老婆听说住一宿招待所要五块钱又吼道:“你真会享福啊,住一夜花了这么多钱!”陈奂生又应怎样解释呢?假如他老婆听了陈奂生的一番话叹道:“你这一趟城上得真窝囊,不值啊!”陈奂生该说些什么来安慰他老婆呢?学生帮助陈奂生出主意的过程,也是解读赏析课文的过程,既把握了文章情节安排的巧妙,又体会了人物形象刻画的传神。这从上课一开始创设并贯穿结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热情始终高涨。
  要成功采用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应遵循下列原则:(一)交际应用的原则。要学生自主探索必须努力增强语文学习的交际性、应用性。语文学习,学生能够交际,能够应用,一定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主动性。(二)贴近学生的原则。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必须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采用适宜的方法。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俞国娣在《说茶》一课的教学中,在台上沏龙井茶,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观、闻、品”的思路自由阅读,做到读得有效,背诵快速,能用自己的语言一气呵成讲清沏茶的过程。学习情境符合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的心理特点,自然读得好,背诵快,有实效。(三)源于教材的原则。创设学生学习情境的方法很多,但都必须努力和我们的教材发生内在的合乎逻辑的联系。这样创设的学习情境才能真正激活自主探索的激情。远离教材的情境创设,常常只是热闹,有趣,但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却是无效或低效的。
  
  单位:湖北仙桃郭河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