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让音乐激活语文课堂

作者:刘 冬




  有关心理实验材料表明: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最大,两项合计占94%以上。而人对信息的记忆保存,视听结合可达到50%。因此人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辅助教学,形声并茂,音韵同步地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收到比常规方法多倍的效果。
  其实,音乐与文学的渊源自古有之,从因乐音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到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词),到亦庄亦谐的“元散曲”……音乐与文学一路相伴走来,文学为音乐丰富了内涵,音乐也为文学注入了活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用音乐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起关注、激发兴趣,调动情感、产生共鸣,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国家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与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一节语文课,最高的教学境界是能让每一个同学“入戏”,让学生的情感能随着作品的情感起伏而起伏,思想能完全融入作品之中,创设情境便尤其显得重要了。《行道树》,是一篇借树喻人,借叙写行道树内心世界,而表现奉献者内心酸楚的文章。我在教这一课的时候,便采用这种导入来创设情境:在曲调舒缓,略带伤感的歌曲《我是一棵秋天的树》的歌声中,我开始陈述:这是一棵秋天的老树,偶尔有小鸟停在它的枝头,偶尔也有小孩围着它玩耍;有时顽皮的孩子会在它身上刻字,淘气的时候还会折断它的树枝。不论是快乐的时光还是难过的时候,它都无怨无悔,静静地立在那里,发挥着一棵树的价值。而此时,我又想到了那些城市里的行道树,它们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行道树的心声吧——《行道树》(在舒缓忧伤的歌声中,我写下了课题)。乐曲未尽,整个课堂已是静悄悄。
  
  二、引起关注、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要有艺术。语文课堂的生命像诗一样,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如作诗那样付出心血去推敲去锤炼。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头脑中,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些文章,特别是说明文,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中恹恹欲睡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因而讲说明文,我更注意注入“音乐的活水”。讲《中国石拱桥》以欢快的民歌《小放牛》导入,随着“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嘛依呀海”乐曲流荡,学生马上兴趣盎然,从而以愉悦、轻松的情绪进入这节课。在学习林嗣环的《口技》一文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洛桑学艺》的录像,让学生通过观看洛桑惟妙惟肖的表演,初步体验口技表演的魅力,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此时,再来了解古代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学生就会学得饶有兴趣。在学习古诗词时,我更是把吟诵、演唱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诗、词、乐、曲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三、调动情感、产生共鸣
  
  情感是会文悟道的中介,是认识深化的酵母,是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化平淡的课堂为神奇的世界,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我们语文教师所探索的目标。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仍然用音乐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感人心魄的旋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感情得到升华。讲授台湾作家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时,在课堂结束时我选了一首韩红的《天亮了》,随着乐曲“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学生的情感被紧紧地牵动,当让他们谈一谈对“生命”的感悟时,便颇为深刻了。学习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对“爱”进行进一步诠释时,我自然地嵌进《爱的奉献》,并以深情的口吻讲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此时,我让学生用“爱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句话,学生写下的句子感情真挚,精彩纷呈。毋庸置疑,音乐把整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
  “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语文学习,便是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性之美,而音乐便是这其间的潺潺流水,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灵,回环、旋转、陶冶、荡涤,她更是语文课堂的一剂活水,使整个课堂活力四射,魅力无穷!
  
  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