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从《始祖鸟》看舒婷诗歌的技巧

作者:陈艳昌




  没人见过始祖鸟。生物课上的始祖鸟模型是根据化石制成的,生物课老师、生物学家甚至考古学家也没见过一只鲜活的始祖鸟。从诗人舒婷笔下的《始祖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鲜活的始祖鸟。
  
  一、用色调烘托气氛传达情感
  
  舒婷在《始祖鸟》中描绘了三幅画面,三幅画面都是冷色调。
  第一幅:凌空展翅图。画面的主体是始祖鸟的翅膀,主选冷色调:“阴影”,将“丛林莽原”都置放在阴影中,连“背景”——天空的曙光都被他的翅膀遮住了。
  第二幅:走向永生图。这时,主画面是始祖鸟的倒下,画面一片模糊,像一幅低速快门的照相机拍摄的快速运动照。这时的背景有了“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但画面的主色调还是冷色调。
  第三幅:永生图。此时的始祖鸟成了一块化石,这化石可能暴露在地表,也可能深埋在地下,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生命最后的情景。这情景被历史、被地质演变凝固成了石头。此刻始祖鸟不会复活,也不会再衰老,因而也“不再感想”。这幅画与前2幅相承相续,依然以冷色调为主。
  这三幅画都以冷色调为主,烘托了一种凝重、厚实的气氛,传达了诗人深思、赞美的情感倾向。
  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中,舒婷也用色调收到了烘托气氛传达情感的效果。
  
  二、第三人称手法以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诗人以第三人称的手法,用“他”,将始祖鸟拟人化。而且用“俯瞰”“沉默”“迟钝”“孤单”“倒下”“自传”“感想”等一系列词语,将始祖鸟充分人格化。拟人化的运用,表明诗人对始祖鸟的情感态度是肯定而不是否定。
  舒婷的诗中,多用第一人称的“我”,如《双桅船》;或用第二人称的“你”,如《寄杭城》。而更多的是我、你兼用,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赠》《秋夜送友》等。目的是为了突出诗的主体(第一主体“我”或第二主体“你”),达到倾诉式、对话式或书信式的抒情效果,拉近主体与客体或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距离。如果将《始祖鸟》中的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也能拉近诗的主体“我”与客体“始祖鸟”之间的距离。但是,这种既不符合全诗的格调、色凋,也不适合展现一种深沉、丰富的内涵。
  应当说,诗人是用第三人称“他”,是特意为了拉开“始祖鸟”与诗人、与读者的时空距离、情感距离,突出始祖鸟的原始、原初、久远、深沉等特定的内涵。
  与《始祖鸟》类似,舒婷的《船》采用的也是第三人称。《船》表面写船的搁浅,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的搁浅生活。作者1972年以独生子女的原因照顾返城,但一直找不到工作,连民办教师的名额都争取不到。但作者不用“我”直接写自己,而且也不用“你”,却用“他”“他们”来写船。这有什么好处?用诗歌评论家蓝棣之的话来说“在这里,舒婷较好地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化,而不是把生活真实直叙于诗中”。
  应当说《始祖鸟》也是这样,采用第三人称“他”,正是诗人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化的结果。避免了将生活的真实直叙于诗中,也避免了将诗人的情感直接宣泄出来,而且使诗的格调更凝重,更深沉,更丰富。
  第三人称手法的运用,表明作者对始祖鸟的情感方式是冷峻、深刻,而不是热烈、激昂。
  
  三、时空倒置
  
  “从亘古,俯瞰我们”,采用的是时空倒置的手法。始祖鸟是化石,是亘古的一只始祖鸟;明明是现在的我们在俯瞰始祖鸟化石,诗人却写成始祖鸟“从亘古,俯瞰我们”。这里,作者将“现在”“亘古”两个时间颠倒,又将“俯瞰的我们”和“下面被俯瞰的始祖鸟”两个空间位置颠倒。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我们先看杜甫的《鄜州望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明明是诗人自己在长安忆鄜州的妻子儿女,却写成妻子儿女在鄜州忆长安的自己。采用空间倒置,将“我”对妻子儿女的思念隐在妻子儿女对“我”的思念之后。这是一种艺术的加工,使诗显得更含蓄更抒情更富想象力。
  我们也应看到,诗中的时空倒置是作者精心的设置,是一种成功的艺术加工,可以也能够达到更含蓄、更抒情、更富想象力的效果。
  
  四、含蓄
  
  舒婷说尽管她明确“作品要有思想倾向”,甚至她还牢记“没有思想倾向的东西算不得伟大的作品”的告诫。那么,《始祖鸟》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首先,肯定一种永生。这种永生“没有自传”“也不再感想”,不求留下传记,也不去计较有无自传。
  这种永生,虽“丑陋、迟钝、孤单/屡遭强敌和饥寒,毁灭于洪荒”却能“传奇于洪荒”,更能以“王冕似的名字”“铐在进化史上”。
  其次,肯定了一种沉默。这种沉默是单纯的,在鸣禽中他与众不同,“众鸟只是复杂的模仿”他,却学不到他的沉默,也理解不了他的沉默。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诗人的这种思想倾向,并不是很明确,可以说很朦胧。诗人使用了色调、拟人、时空倒置,还有对比等手法,我们应该看出诗人的良苦用心。
  
  单位:福建厦门集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