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走出语文创新教学误区

作者:芮 军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课更是百花齐放,大胆创新。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虚假的、形式的东西充斥着语文教学课堂,而这往往错误地被部分教师看作是改革创新,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如不及时正本清源,将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
  
  一、目标与内容的随意性
  
  目标应是语文教学的统帅,不管课堂如何开放,都应有一条主线贯穿。无论这个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定,还是学生自己个性化的设定,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始终贯彻,决不可游离。教学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决不是天马行空,率性而发的。一位老师上《贝多芬传》,上课没作任何提示,让学生随意读,随意谈,学生也不清楚围绕什么读,读得昏昏然,讨论时不知解决什么问题。这位老师一看不行,马上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可是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有的同学说像哀乐,搞得这位老师很难堪。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空空。事后这位老师很委屈,说:“不是提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把阅读权还给学生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课程强调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但不是放任自流,个性化的阅读是在围绕明确的目标基础上,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欣赏。自主性不等于随意性,要阅读权不等于不要老师。
  
  二、小组合作交流的盲目性
  
  新课程倡导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仿佛一夜之间,语文课堂都充满了小组讨论,唧唧喳喳,人头攒动,甚是热闹。其实这是有许多问题要考虑的,首先一个:必要性。
  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上的是《柳叶儿》,老师让同学先自读一遍课文,然后布置了三个讨论题:1、小组讨论文中体现“苦”的句子;2、讨论文中体现“乐”的句子;3、文章意在表现“苦”还是“乐”?且不说前两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至少课堂上没有那么多的讨论时间,当然就无法深入。讨论过程中有的小组完全是成绩差的听成绩好的说,或者只是随声附和,失去了交流的意义。教师这时又缺乏相机点拨,以致于交流的第三个问题时不得要领,学生争论不休,老师一看,随即亮出自己的观点,以自己的“权威”平息了这场争论。试问这样的讨论有何效果?看上去是发扬民主,其实还是老师说了算,跟没有组织讨论一样。这样的小组交流只是贴“自主学习”的标签罢了。
  
  三、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更加感受了“大语文教育”的观念,语文学习大量延伸到了课外。学生预习、课前准备的热情也比以前大为高涨。但问题是:预习能否解决所有问题?课堂教学是否就是预习成果的交流会、展示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哪里呢?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是梁衡的《夏》,执教老师先播放了激情四溢的配乐朗诵,然后开始组织讨论: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并具体说明。2、你最欣赏文中哪一段描写?试加以品析。3、你心目中的夏是怎样的呢?用优美的语言写一段话展示出来。围绕这三个问题,同学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作品先小组展示、交流,然后再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交流,范围很广,且有真情实感。应该说,这位老师设计的问题相当不错,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问题是:课堂上除了放录音一段可说是学生感知,体现了学习过程,其他时间学生什么时候在思考,在加深对课文理解?一句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哪里?学生在45分钟里学到了什么?笔者认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在45分钟的学习中能不能有所得,学生的某一方面能不能有所发展。课前预习应该是为课上学习作准备,而不是代替。评价一节课不是看表面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实实在在地学到东西。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应该是在课堂,不能舍本逐末。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单一性
  
  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维的习惯;同时,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唯结论,注重学生情感,因此有的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味肯定,岂不让学生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应客观评价,既分析其对在何处,又要指出其不足。也可让学生评价补充,这样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其更具科学性。
  一位老师在教《济南的冬天》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中“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既然缺了个口,又怎么说“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议论开了,有说是老舍自相矛盾的;有说既然把山比摇篮,那摇篮也有缺口;也有说老舍只是在强调济南的温晴;也有说干脆把“整”字删掉的。这位老师为了鼓励学生,一概说“有道理”,但学生嘀咕开了,那到底是不是矛盾?该不该删?学生心中的谜团还是没解开。其实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可自己解决相互间的分歧,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但评价决不能模棱两可,不分好坏。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还注意到:有的老师片面理解“创新”,普遍现象是:在上课的后半节,出一些新奇的、开放性的题目,或布置有发散思维的小作文。当然偶尔为之也未尝不可。问题是有的老师认为,非这样不叫创新,创新变成了“贴标签”、“万金油”,变成了评价一节课不可或缺的标准。其实,创新首先是一种意识,人人皆有,教师应随时激发,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哪里用得着刻意为之。
  
  单位:江苏溧阳市绸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