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多媒体课件:语文教学的一把双刃剑

作者:宁建新




  目前,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手段之一的多媒体课件,已开始在语文课堂上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它让许多传统课堂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充分显示了它的便捷与高效。然而,使用中也显现出它的两面性,它既可能是对语文教学的解放,也可能形成对师生新的束缚,弄得不好还会损害语文教学本身。无疑,多媒体课件是语文教学的一把双刃剑,对这个我们似乎已经了解的事物,有必要重新审视。
  一、多媒体课件拓展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利用课件可以快捷地将与课文相关的课程资源引入语文课堂,从而打破传统课堂封闭、孤立的格局,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宽了语文教学的领域。这也恰好为学生提供了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主动探究、建构意义。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用课件展示一些相关的回忆文章、绍兴鲁迅故居的图片、甚或电视散文,利用这些“互文性”材料,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拉近与伟人的距离,唤醒对作者情意的真切感悟。
  二、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一些多媒体课件利用集成性的优势,通过文字表述、图像演示、音乐渲染、动画模拟,凭借其图、文、音、像并茂,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习者对文本的解读、信息的获取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比如,制作精美的MTV《在水一方》《乡愁四韵》并适时播放,创设诗意情境、渲染教学氛围,能使学生在学习《蒹葭》《乡愁》时激活情感与想象思维,思接千载、神游万里,消解了时空的隔阂。
  三、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形象化、直观化,丰富了教学的手段。相关图片、图像的展示给学生以直接的经验,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使文本关键之处得以突破、疑难之点得到消除,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比如,课件展示的清晰图片和视频给我们教学《看云识天气》《故宫博物院》等科技说明文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解决了学生直接经验不足、文本内容难以理解的困难。学生从直观感知中形成形象思维,变模糊为清晰、化抽象为具体,学生难以领悟、教师不易讲清的问题得以化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技巧的领悟。
  然而,当我们在课堂上领受它所带来的诸多便利和恩惠时,不能不注意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和误用导致的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
  其一,以课件为中心,本末倒置,致使语文教学“机械化”。由于使用者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以教材、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上,虽然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但换汤不换药,课件只被当成电子板书或教材、教参资料的展示工具。教师备课就是制作课件,上课则是课件的放映,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师,让“课件”成了课堂的主宰。这样的课堂其实还是“灌输”,多媒体课件只是给“灌输”披上了电子的新衣,让“人灌”变成了“机灌”。结果不但一如既往地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连教师自己也沦为机器的奴隶。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主动性。而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变成以课件为中心,就会使教学内容固定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学程序固定化。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固定化,这样就压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机器部分地替代了教师的教,还限制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导致课堂情感的缺失。这样,多媒体的引进非但没有使传统教学现出生机,反而进一步“机械化”了,教与学都被带入僵化的死胡同。
  其二,为形式而形式,图解文本,丢掉了语文教学的灵魂。用课件把课文内容用图片图像、视频动画表现出来,确实直观清晰、一目了然,但这已经不是语文学习了。语言塑造的形象是不直观、不清晰的,但内涵却是最丰富的,它更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更能诱发读者的情思,这正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学理应引领学生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去揣摩美的语言、美的形式、美的技巧、领悟文字蕴涵的丰富情意。而多媒体传递给学生的往往是某些固定、单一、直观的形象,即使这些都是非常切合文意的,也只是语言文字多元指向中的一种。说是理解也就是消解,它消解了学生语言的感悟、想象的激发、思维的活跃。而一些只重形式,摆花架子的课件,“好看”“好听”“好玩”,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可是喧宾夺主,原本用来集中学生注意的色与画成了分散注意的兴奋点,原本用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声与影成了潜心思考的干扰源,多媒体诱发的感官愉悦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动力,势必造成学生阅读时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使语言感悟能力不断退化。
  语文多媒体课件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排斥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明智之举。然而,像任何一项新技术手段一样,多媒体课件也有它的两面性,不能滥用,宁缺毋滥。而扬长避短,有效发挥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在于使用者。要根据语文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科学而艺术地加以运用。
  
  单位: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