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语文教学应处处设“疑”
作者:尹加瑞
一、带疑而学中养成预习的习惯。新课改的最显著特征是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为了使预习能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布置一些要开动“机器”才能完成的思考题。如教《孔乙己》时,教师可先布置学生思考三个大问题:孔乙己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人怎么样看他?你怎么看待孔乙己和他周围的人?如果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一定会养成细读钻研的习惯。当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主体性,如何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发现问题,是学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课文的补充和发展,是培养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较肤浅,可能会不着边际,但只要老师多加鼓励,多加尊重,正确引导,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火花,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具有善于质疑的能力。当学生把质疑当成预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时,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二、在释疑而教中凸现学生的主体。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以教材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问题设计的思维指向仅仅是教学目标,这种单向思维显然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教师浏览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上课前的一次师生交流对话。只有急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备课前,如果能对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地浏览,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精心设计,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许多同学预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提出这样的疑问:文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但在我们的国家里这样的情况也很多,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比资本主义制度强,我们学它还有什么意义?针对学生的这一疑问,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试想当老师上课所解决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时,学生该有多么专心;当他明白,老师这一教学环节好像专为他而设计时,他们的心理该有多大的满足。
三、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权威,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多听到一种声音,寻找另一种阐释,多一点选择。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如学习《最后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韩麦尔先生也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如他的课堂学习纪律不好,他让学生丢下功课替他浇花,自己去钓鱼的时候,干脆就放假等等。我认为不管学生的理由充分不充分老师都应加以肯定,因为他能联系课文对教师的“标准答案”进行大胆的质疑,实际上是对思维定势的一种挑战。虽然他所提出的疑问,很像《皇帝的新装》中那小孩的声音,很另类但很真实。唯其如此学生才能把心里想到的,体验到的充分表露出来,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进入学生的心里,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今天的教学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尤其是终身教育已被认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未知领域永远存在,如何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带疑而学,如何使教师释疑而教将显得尤为重要。
单位:山东平邑兴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