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走进作品 感悟真情
作者:王 芳
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是师、生、文三者之间的对话。要进入作品的读者,首先是教师。那种絮絮叨叨地提问,匠气十足地诠释,是无法唤起学生对文学的激情的。不能听任理性的分析取代感性的领悟,让涌动着生命激情的文学作品,感染自己,从而唤起学生的生命激情,共同体会真情之美。
“情”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绪饱满,“未成曲调先有情”,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这样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
试以我的《背影》教学为例。我曾从文中极平常的“流泪”这一细节入手,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真实地感知亲情之美。
“你们是怎样理解作者的眼泪的?”我问道。
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现实生活中的成年人很少流泪。”
“我能读懂作者第一次流泪。朱自清与他祖母感情一定很深吧!失去了疼爱自己的亲人,那是件伤痛的事。”
“我赞成这种看法。我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块生活,奶奶最疼爱我了。一次,奶奶生病住院了,我看到她忍痛的样子,不知怎么的,鼻子竟直发酸。”
“眼泪与爱有关系!”
“作者开始不理解父爱,直到家境惨淡,父亲忍着失母失业的伤痛去关照自己时,他才感知到那份诚挚的情。在望父买橘那处,作者的眼泪告诉了读者,他理解了父爱,而且为自己曾有过的无知而懊悔。”
“我觉得作者真正懂得父爱是文章末段。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第二、三次流泪是较短时间内的感动,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此时的作者才真切地感知到父爱的深沉,他也瞬间真的长大了。”
同学们争议着,时而还夹着赞许和欣赏的掌声。
突然一个学生问到:“王老师,成年后的您为父爱或母爱流过泪吗?”一句话将我从思绪中拉回来。
是啊,长大后的我常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漠视了这些至真至美的亲情。我动情地说起了往事:“平日里,我总说羡慕那些农民的子女。看到他们的父母无条件地朴素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那些父母说起自己已在外工作的子女,满脸溢着自豪和骄傲。我的父母亲都是中学教师,整天忙着自己的事情,平淡地对待生活中的子女。成家后的我很少挂念父母亲,总觉得他们年纪不算太大,会照顾好自己的,更可怕的是我生活中没有了那份惦念竟如此坦然。一九九八年,一个电话触动了我。当时我在都昌县开会,傍晚与同行的几位老师抽空到附近邮局打电话(那会儿手机、磁卡电话没今天那样普及),电话里正与爱人念叨着女儿的话题,他突然说‘你妈去世了’,我脑子一片空白,两脚无力,瞬间泪如泉涌,没有妈妈了,我该怎样活呀?爱人在电话那头听着不对劲儿,让我别哭,说我妈摔了一跤,腿骨折了,现在已住院了。我这才明白是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惹的祸,他把‘出事’含糊地说成‘去世’了。我含泪笑了,有妈妈的感觉真好!我好像突然间懂得了父母在自己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自此,我明白了:拥有时我要好好珍惜!我惊讶当时的失态,也感谢那次的误听。”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表情严肃,若有所思。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屑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你们有过这种顿悟的感受吗?”我接着问。
“有。那次妈妈带着我顺路去医院办点事,正巧爸爸来电话,妈妈随口告诉他我们在医院。不到十分钟,爸爸满头大汗地赶到医院找我们。原来,他以为我和妈妈其中哪个生病了!身为一市之长的爸爸平日很少在家,更别说如此真实的表现了。从那次后,我也逐渐感知到爸爸对家人的那份深沉含蓄的关爱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搜索着记忆中的点点滴滴……
“琐碎也是生活。”“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社会的细胞。”“爱在失去时才显其珍贵。”那些动人的言语,激动的神色,将学生们的个性、生活经历、文学素养积累等等一一展现出来。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他们成长着。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释放自己的热情,付出自己的真诚,把自己看成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与学生共同走进作品,共同感悟人间真情,那也是其乐无穷的。因为我们的学习不但提升了自己,快乐了自己,也提升了学生,快乐了学生。
共同走进作品,感悟真情,让文学作品重返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单位:江西九江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