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
作者:彭文林
所以新课标很重视作文的评改,而且明确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即在作文评改时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作文评改中有自主权(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和点拨)。因此笔者强烈呼吁:教师在作文评改时不要越俎代庖,把作文的评改权利还给学生。
那么,为什么要把作文的评改权利还给学生呢?
当然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它看起来是一种行政命令或是政府行为,但是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明确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
首先从理论经验看。
鲁迅先生在谈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何其芳同志也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大功。”唐代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可见他对修改文章是何等的重视。宋代理学家朱熹称赞“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这些名人名家的精辟言论,无不从理论经验上阐述了对文章评改的重要性。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评改文章的过程其实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加深认识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强调评价修改,尤其是把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其次从教育主体看。现代教育有一个共识,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好比是导演和演员,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导演只有指导好演员的演,演出才能获得成功;如果导演指导有偏差,演员演出就会有误差,或者自己亲自动手,包办代替,当然这只能体现导演的能力了。由此在作文教学的评改上,老师评价修改得最好,那也是老师的,不是学生的。所以只有把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作文的评改上好好地去实践,通过实践,逐渐提升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自己的,是终身受益的。
另外从心理体悟看。
心理学认为:只有自己亲身实践的,印象才会深刻。往往感性认识重于理性认识。同样对自己的教育也要通过内外因结合,外因最好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在作文评改上也要从学生自己的体验实践入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人类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学会生存》一文中也强调: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文评改是学生对作文的一个认识体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有很好地参与体悟,才能更好地认识反思与感悟,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能力。孔子早言:“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考而不去动手,作文评改对学生而言永远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明确了原因,教师就要把作文评改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了:但如何还给学生仍是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
1、评价方面,可以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互评,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几位学生,每个学生根据写作要求给其他同学评价作文,在评价时要求就文章写作要求结合文章谈自己对同学作文中的优美和欠缺的地方写一些分析性的文字,即像教师那样在作文的旁边写些眉批。然后在文章的后面写上总评,最后根据分析恰如其分地打上分数。
自评,在认真品味了同学的作文以后,给自己的作文也写上分析评价意见并打上分数。
2、修改方面,也可以采用自改和互改的方法。
自改,文章写好后,让学生先把自己的作文读几遍,把错别字、病句都改出来。然后就作文要求认真修改语言,该简洁的要简洁,该生动就改生动些。
互改,可以分组进行修改,按结构、语言、内容等几个方面认真地修改,当然在修改时可以讨论商量,也可以就修改方面提一些建议。
当然,教师也可以选一篇或几篇典型的作文来让学生评改。总之,只要真正把作文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至于采用何种方法,也许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不过在操作中要注意几个原则:
l、指导性原则。放手让学生评改作文,教师首先要做好指导,让学生有章可依,有法可循,这样学生评改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千万不可以放任自流,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2、主体性原则。在学生自主作文评改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评改中真正有所收获。也许开始的时候学生会不太适应,但是做任何事情总有一个过程,万事开头难,教师只要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学生的评改肯定能很快上路的。万万不可一看学生不太适应,就马上自己评说。
3、赏识性原则。在学生评改中,教师要赏识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教师一定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哪怕是他们改了一个字,一句话,或写出一句评语,教师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以激励他们进步。
最后,谈谈把作文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的好处或意义。
l、它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权利要自己享受,自己的义务要自己履行,也许对今后的人生也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终身受益。
2、在学生自主评改中,独特的体验有利于培养独特的情感,独特的分析评价修改有利于培养独到的个性思维,也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创新能力。
3、坚持这样做,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许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单位:湖南郴州市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