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用对话理念改进阅读教学

作者:章卢明




  所谓“对话”,通常被理解为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我们分析文学作品时,也必须注意其中的人物对话(语言),这属于纯粹的语言现象,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由“对抗”变为“对话”;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两国就某某问题进行“对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健全,也要求领导和群众之间通过不断的“对话”来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这样,“对话”就有了另一内涵,即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从而成为了一种外交、政治现象,当代社会正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一种对话精神。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制定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阅读,特别提出要确立“对话”理念。这种“对话”可以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以口头语言的交汇为特征,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各种文本之间,是人对各种文本的理解和批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历来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如何才能不断改进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强化“对话”理念非常重要。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目的不只在于和作者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关系,不只在于教者个人怎样理解文本,获得什么体验,而在于通过对话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确立自己的教学策略。所谓开发课程资源也就是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明确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发展哪些基本技能,能从哪些方面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情感。而确定自己的教学策略则应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和体验,怎样激发学生进行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教师与教师的“对话”。传统教育中已经注意到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不少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上课前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经常组织观摩教学、取长补短,但这些活动中参与者所注重的往往是一些技巧。教师与教师的对话,除了要将各自在与文本对话中所得的体验、收获相互交流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是一种理念上的融合。这种对话当然不只是语言上,文字上的,更是思想上的,精神上的,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为这种对话的充分展开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超越时空,在网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广泛接受许多新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对话”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把学生个人当成“对话”的中心,十分强调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学习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对话”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地阅读,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和文本对话,使语文课本由教本变为读本,鼓励学生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合作学习方式。同学之间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需要交流和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学生在各自与文本的对话中,由于个体差异,其对文本的理解、体验也一定异彩纷呈。“对话”理念很重视学生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这种“对话”一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讨论式“对话”有助于他们之间智力的相互激励,拓宽各自的知识视野,迸发出新的智慧的火花。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和权威,而应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对话”理念的本质不允许教师以自己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以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去代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应该关注学生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揣摩、领悟的过程,使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读之有味,读之有悟,读之有得,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
  “对话”理念使得阅读教学的内涵变得丰富,一些困扰阅读教学的难题因此而得以化解。学生成了阅读教学的中心,阅读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探究所生成的认知成果得到尊重,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阅读欲望变得强烈。教师由阅读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学生认识成果正误的裁决者变成了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这样的转变对学生阅读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也使得文本变得鲜活起来,文本已不再仅仅是一纸文字,更是作者内心的倾诉。阅读则是读者与作者间进行的心灵对话,这种交流是字面阅读所难以达到的,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真谛。
  
  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镇新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