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通感的类型及其实践应用

作者:张兆华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时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其实,王国维这里讲的就是“通感”问题。春天来到,红杏枝繁叶茂,春意盎然。“春意”,是人的一种内心感觉。“闹”,声音热闹,是听到的。宋祁的诗句把听觉与内心感觉沟通了。风吹云破,月光普照,花影在地。“花影”,是看到的,“弄”,属于触觉范畴。张先的诗句把视觉与触觉沟通了。尽管王国维这里没有明确提出“通感”这一名称,然而他是在说不同类型的感觉可以互相沟通,而且这样的沟通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对于“通感”,人们的说法大致有三种:(1)它属于比喻修辞手法,是一种特殊的比喻。(2)它不属于比喻,而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3)它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一种写作方法。只可惜这三种说法皆对其概而言之,不及详细。不过,它们都一致认为“通感”是不同感觉的沟通。
  这里,我们说:通感,就是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内心感觉等官能感觉沟通起来,彼此交互运用于描写事物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由于“通感”是感觉的转移,也有人把它称作“移觉”。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通感”的不同表现类型以及它在写作实践中的应用。
  (一)用作定语的通感
  就是把一种感觉作为另一种感觉的定语修饰成分,从而把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
  例:(1)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
  (2)我将深味这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以上两个例子是用作定语的通感在散文中的应用。例(1)中,“酽”的意思是醇厚。原指液汁的味道浓。这里用来形容歌声,是嗅觉与听觉的沟通。例(2)中,“悲凉”是一种内心感觉,用视觉的“浓黑”来修饰,沟通了两种感觉。
  (3)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绝句》)
  (4)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杨万里《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以上两个例子是用作定语的通感在诗歌中的运用。例(3)中,沟通视觉与听觉,用“红”来修饰“声”。例(4)中,沟通触觉与视觉,用“嫩”来修饰“水”。粗看毫无道理,细品意境神奇。
  (二)用作状语的通感
  就是把一种感觉作为另一种感觉的状语修饰成分,从而把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
  例:(1)他躺在地上,痛苦地抽搐着身子。
  (2)上课了,小明匆匆跑进来,沉重地喘着粗气。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用作状语的通感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例(1)中,通过用内心感觉的“痛苦”作为视觉的“抽搐着身子”的状语进行修饰,沟通了两种感觉。同样,例(2)中,通过用属于触觉的“沉重”作为属于听觉的“喘着粗气”的状语进行修饰,使两种感觉沟通了。这两个例子中如果把“痛苦地”换成“剧烈地”,把“沉重地”换成“呼呼地”,那么,就构不成通感了。
  (三)用作明喻的通感
  就是通过运用比喻词把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沟通起来。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以上是散文中应用明喻通感的两个例子。因为出现比喻词“仿佛”、“似的”、“像”,一眼就看出是比喻句。例(1)中,以“歌声”比喻“清香”。这是听觉与嗅觉的沟通。例(2)中,以“乐曲”比喻“草坪”。这是听觉与视觉的沟通。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5)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
  以上是明喻通感在诗歌中应用的三个例子。例(3)(4)中,诗人极写“愁”之深重。神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诗的境界顿出。这是内心感觉与视觉沟通的结果。例(5)中,诗人用有形的星光来描写无形的歌声带给人的喜悦,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比喻新颖,艺术效果倍增。
  (四)用作暗喻的通感
  就是通过运用比喻把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沟通起来。然而,它没有比喻词,是暗喻。
  例:(1)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
  (2)她滑滑的明亮着,……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是散文中应用暗喻通感的两个例子。例(1)(2)中都没有出现比喻词,但是,人们不难看出是在进行比喻的。例(1)中,建筑物色彩的浓淡、位置的高低错落,是看到的。音乐的“和谐”“节奏”,是听到的。作者用暗喻的方法使视觉与听觉相沟通。例(2)中,用摸一摸鸡蛋清才能感觉到的那种“软”、“嫩”来暗喻一眼就能看到的“明亮”的光,沟通了视觉与触觉。
  (五)因果联系的通感
  就是两种有着因果联系而属于不同感觉的事物互相沟通。
  例:(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以上例(1)中,诗人船头远望,长江南岸,绿绿葱葱。而这样的生机勃勃景象是由于“春风”劲吹而出现的。“春风”属于触觉,“绿”属于视觉。两种感觉的相通,使描写充满诗情画意。例(2)中,诗人窥明镜而见“白发”,不由得感叹时光易逝、青春难保,顿时“悲”从心生。“白发”是看到的,“悲”是思想感情。这样的视觉与内心感觉沟通,实在是水到渠成,自然贴切,毫无造作之嫌。
  (六)重叠形式的通感
  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不同感觉重叠沟通。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通感。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首句中,第一层通感:花溅泪。“溅泪”,是因为诗人心中悲伤。心中悲伤,是由看到花开而引起的。悲伤,是内心感觉。花,是视觉事物。这是视觉与内心感觉相沟通。第二层通感:感时花溅泪。诗人看到花开心中悲伤,不由得“溅泪”。心中悲伤,不由得“溅泪”,是由“感时”引起的。感时,是内心感觉。溅泪,是看到的。这是内心感觉与视觉相沟通。
  第二句中,第一层通感:鸟惊心。诗人“惊心”,是由听到鸟的叫声引起的。惊心,即心惊,是内心感觉。鸟的叫声,是听到的。这是听觉与内心感觉的沟通。第二层通感:恨别鸟惊心。诗人听到鸟的叫声而“惊心”,是由“恨别”引起的。恨别,是内心感觉。这是内心感觉与听觉的沟通。
  此例两个句子中分别运用两层通感重叠,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战火纷飞、身陷敌手的逆境中的深沉家国之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对家人安危的担心。这两个句子中运用重叠通感创造出的境界更具艺术魅力,致使后人千古传唱。
  (七)拟人化的通感
  就是与拟人化手法相结合应用的通感。
  例:“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艾青《我爱这土地》)
  河流悲愤、风激怒、黎明温柔, 这是运用的拟人化手法。诗人赋予河流、风、黎明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诗句生动形象,富于情趣。同时,诗句中也运用了通感方法。河流、风、黎明,是看到的事物。悲愤、激怒、温柔,是思想感情。这里把内心感觉与视觉沟通了。
  总之,散文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描写的形象性。诗歌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诗的美感。因为它能够使事物之间特殊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
  
  单位:河南南阳市理工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