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林日萍 张淑宁




  最近有幸观摩郭清波老师执教的《台阶》,再次感受到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便捷的优势,现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语文教学不受时空制约
  
  《台阶》一课写的是一个父亲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苦干大半辈子,辛辛苦苦,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跨了。郭老师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导语,屏幕上饱经沧桑的老父亲如学生心目中在农村务农的爷爷,见到亲人他们有许多话要说,多少个寒暑假他们与爷爷同在田间聊天,爷爷黝黑的皮肤、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大手、虔诚热情纯朴的眼神都瞬间得到阐释,农民身上固有的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感,坚毅的性格在学生的思维中悄然定位。在这样的教学启发下学生很容易理解《台阶》中的父亲的形象,对文中父亲的感情、对父亲的怀念无须再费唇舌,学生便能自悟。还有文中用石头砌成的长着茅草的简陋的土房子,不规范但很洁净的台阶都在屏幕上得到了展示,面对农村古老的面貌学生不再感到陌生,面对憨厚老实的农民他们不再感到遥远,人在斗室便可领略农村的原始风貌。唤起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由抽象地说教到具象地感知的是多媒体,缩短学生与文本距离的是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加快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无论在农村的学生或是城市的学生都能根据相同的教材学到真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语文老师再也不用遗憾所选课文与学生所处的时代差异较大,学生无法感知时代产物,无法引起感情共鸣了。
  
  二、利用多媒体,语文教学易于情感抒发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就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情感就成了学习的催化剂。郭老师在授课即将结束时有一个练笔环节,在练笔之前她播放了一首《父亲》的歌。附:歌词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亲歌一曲,合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歌唱中并配有父子、母子久别重逢的动人画面,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音乐描绘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视觉看到的情真意切的画面所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般的打开。在多媒体的多种手段的作用下,学生写出感人至深的作文,交流中,有的同学抽泣不断,很长时间学生一直处于对亲情的回忆中、对自己的愧怍中。
  
  三、利用多媒体,语文教学易于丰富学生的知识
  
  语文课向来以其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见长,引入多媒体教学之后,这一优势更加突出。我在教学说明文单元《生物入侵者》一课时,我把做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看屏幕知道了许多的生物入侵者的动植物的例子并能识别,如: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梁、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知识远远超出我的设想,而且知道哪些动植物需要保护那些动植物不需要保护。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强大优势。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我们既要视教学的需要而用,又应该敢于尝试、探索,为促进新课程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单位:山东威海市塔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