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如何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

作者:邝文法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阅读能力的考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语文读本》正是精读教材之余的必要的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最好的课外教材。但是,因为《语文读本》没有固定教参,再加上高中语文课时有限,所以它往往被束之高阁,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谈谈本人在教学中使用《语文读本》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联系,将《语文读本》的略读与教材的精读相结合
  
  《语文读本·说明》指出:《读本》是根据《大纲》编写的,同时也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与教材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但一些教师就此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读本》中所有的选文在其知识含量上,训练可行性上,甚至作品的艺术性乃至学习的趣味性上,都不如课本中的选文。然而事实是,《语文读本》中的选文绝大部分并不比课文中的选文差。例如:《<阿Q正传>的成因》就是一篇典型的“鲁迅风格”的杂文,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讽刺鞭策的社会洞察力,振聋发聩的思想穿透力,并不比任何一篇课本选文差。同时它也是我们教学的《阿Q正传》的必要补充,如果两篇文章放在同一课堂上,那么对于我们理解阿Q这一形象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把《读本》中杨炯的《从军行》与课本中的杜甫的《兵车行》进行比较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也能让学生全面理解杜甫的思想和诗歌风格。总之,我们教师决不能把《语文读本》拒之于课堂门外,而应积极地、创造性地弥合“课本”与“读本”的鸿沟,应多渠道地、多角度地提升读本对课本的辅助作用。
  
  二、适应形势,将《读本》的内容与社科知识阅读相结合
  
  近年的高考题,无一例外都出现了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阅读题。如:全国卷2002年选的《沙尘暴》属地理学方面的文章;2003《温室效应》属环境气象学方面的文章;2004年《茶马古道》(第三套)属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文章,《化学制剂》(第四套)属化学方面的文章;2005年《商代城邑遗址的讨论》属历史、地理方面的文章。而《读本》中的选文,时文大约占50%,其中有30%左右的文章涉及中学阶段开设的各种学科的知识,数、理、化、生、政、史、地、外语等,几乎包括中学所设的所有课程。
  针对这一实际需要,我们可以将《读本》当中的一些文章如《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怎么办》、《骊车畅激游紫禁城——虚拟技术漫谈》、《数学与文化》、《基因工程浅议》、《奇妙的克隆》、《海洋与生命》、《奇妙的人体》、《智慧的延生》等作为学生高考复习的讲述内容或练习题。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还能用这些范文指导学生解决这一类题型的困难,从而培养学生赏析作品的能力。
  
  三、强调自主,将《语文读本》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相结合
  
  勿庸置疑,课本是学生习作的最好范文,但这些大都是建立在老师精讲基础上的,或是师生共同赏析完成的,而学生自主赏析完成的却很少。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确立适合自己的作文范文呢?我认为,让学生到《读本》中自己去找去品味,就能解决问题了。例如:祝肇年的《情境交辉》就是读后感的范例。在结构方面,它充分地体现了读后感引、议、联、结的结构;在语言方面,该文优美、华丽、意境深远。再如毛泽东的《要分析,不要片面性》就是议论文的范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这些议论文的基本内容都在文中得到体现,而且该文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语言精炼,不失为典范。
  在学生自主地寻找范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讨论、演讲、谈心得等形式加以引导、指点,但决不是包办代替。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外阅读的兴趣,写作兴趣,还能更高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老师也省事多了,可谓一举多得。
  
  四、适当延伸,将《语文读本》的学习与课外文学阅读相结合
  
  《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强调课内外的沟通”。而《语文读本》本身就是课堂语文教学延伸至课外的一根触角。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丽的课外读物。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阅读信息,而且还是带领学生阅读《读本》以外的文学作品或了解作家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读本》选文的出处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学术刊物、集子论著等,可以通过介绍选文的作者向学生推荐作者、作家群、文学流派等。如许墨林《大佛的沉思》选自《钟山》,宋晓梦的《访西安古城墙》选自《当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种期刊;注曾祺的《又读<边城>》,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汪曾祺的其它作品和沈从文的《边城》。
  
  单位:湖南临武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