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属性中蕴含的哲学根基

作者:罗 霄 刘 娉




  “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这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把物理学放在哲学高度的精辟论述。站在这个高度重新审视语文课改,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也应有支撑理论结构的哲学根基,并试从“工具性”、“人文性”、“立体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阐述语文的哲学根基。
  
  一、“工具”属性中蕴含的哲学根基
  
  任何一门学科,其本体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第一性的。对语文本体进行一番哲学的思考,首先要从本源实体考究:本体一词来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它包括形式、目的、质料和动力四个因素。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来讲,可以有两个讲法,一种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口语和书面语;另一种也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文学,那就不一样了。中小学这个课程的名字叫语文,原来的意思可能是语言文字。但是很多人把它理解为语言文学,中学就有很多老师把这门课当做文学来教了。”“语言文字”视野过窄,削弱了经典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最能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方式之一。
  任何学科和专业都需要自己的理论体系,都需要属于自己的鲜明特征。50年代,语文学科是依附于“政治性、思想性”的教学活动;观点陈旧,定位含糊;80年代“工具性”的提出,语文教学摆脱了政治的附庸、斗争的工具的羁绊,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透视语文学科纲领性的文件,从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至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历次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不变的概念就是语言,其核心概念也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语言的教育,或者说是语言的教育实践,在语言教育中学会运用语言,在语言教育中形成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问题一目了然,非常简单,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语言性,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欣赏语言、创造语言,从而丰富发展语言。
  
  二、“人文”色彩中蕴含的哲学根基
  
  语文具有工具性,因为它是语言;语言的运用就是工具,运用语言交流,运用语言思维,运用语言记载,证明它具有工具性。但随之而来的是莫大的困惑:蕴含于其中的情感、个性、意志等因素以何依存?工具论显然捉襟见肘,人文性便应运而生。
  着眼现状,立足发展,探寻哲学支点。语文具有人文性,也因为它是语言。语言的精神影响就是人文。在语言环境中涵养人的精神世界,证明它具有人文性。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界定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看上去似乎辩证而又圆满,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定位把握,事实是很多教师往往把它割裂为两个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要么体现工具性,把语文教育搞成语言知识教育,要么体现人文性,把语文课游离成思想政治课。语文概念在很多教师脑子里是模糊而无法定位的,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教育教学行为。语言不是工具,它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人与人的情感沟通,心与心相互碰撞,摆脱散兵游勇自生自灭的“有价值的闪现着智慧的局部观点、看法、主张和思考的状况”,它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支点,一块坚固的基石。
  着眼博引,立足谋发,追求文道统一。语文是人的文化的“水库”,蕴藏着哲学中的“人性”成就,表达着人的历史与存在,展示着人的内在价值与发展轨迹。语文永远是“活”的。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
  着眼“文本”,立足“人本”,实现跨越发展。文本作为特殊的“主体”,作为精神承载,始终在与学生“对话”,用它的思想引导、建构着学生的思想。诱之以趣、诱之以需、诱之以情、诱之以疑、诱之以理。
  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能扩大语文课的信息量,补充各种新鲜材料,特别是富有哲理的言论、诗词、故事等,用以启迪思想,从而诱发学生去填补它、激活它、创造它。读一篇好文章,总能让学生回肠荡气,慷慨激昂,抑或温情脉脉,黯然神伤。这就激活了学生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而文中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精神自然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田。语文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要借助于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之探识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性质的完整体现,也才能达到其育人的目的。“如果打开用汉字写成的一本书,那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诉它的喜怒哀乐。这种喜怒哀乐,正是一种人文的表达与倾诉。”——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情趣、人文情理,使语文教学完成了启悟人生,净化灵魂,彰显生命的教育的神圣使命。
  
  三、立体趋势中蕴含的哲学根基
  
  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科学地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以及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全新的立体化目标体系,提出了思路新颖、时代气息浓厚的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建议。
  语文是最具个性化的学科,语文教师也应该在不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情况下,充分享受这个多元社会给予的“多元取向”。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构建起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的教育模式;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
  践行新的课程标准,语文学科首先要进行的是对教材进行选择、创造、应用。现在的语文教材虽然文学性强的篇章比例大,但包含哲理性的文章也很多,因此单纯地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分析、认识和理解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那会使课堂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内涵,要挖掘得更深很难,学生的困惑也许会更多。中学各门课程之间虽然名称不同,对象各异,然而它们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相互沟通的。尤其需要借鉴语文教材丰富的内容,使各自的教学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并给学生提供更广阔发展的空间。
  践行新的课程标准,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要实现文化传承。教材内容本身承载了过多的“现实关怀”,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知识等生成性问题亟待解决。“回归真实生活世界,因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是不能在理性思维的条分缕析中还原的。”教师要在追求知识的同时,追求人们的“生活价值”。哲学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它理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他们以终生学习、思考的自由。在教学中,教师借助语文教材中那些富有哲理情趣、人文精神的篇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现对学生个体生命、情感的关怀,丰富其生活、求知的情趣,“给学生哲学文化启蒙,培养他们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哲学教育不是为了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的思考”。我想,这也是我们的教师要去努力追求的境界。
  践行新的课程标准,语文也要进行整合。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全方位复合型的,影响一个人人文素养形成的文化也是全方位、综合性和多元的,你不能说哪种文化的人文性对人文素养的形成更具有决定意义。语文这个特殊的工具,特殊的人文属性,你就不能用泛文化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来随意界定。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研究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特殊的属性,才能成为一种特殊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或者说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完全可以利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然而,它又必须与其它学科划清界限。只有从混乱的教学状态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来,从复杂的包罗百科的边缘学科中突出自己的综合优势,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寻找自身蕴含的哲学根基,才能使语文学科自立于文化学术之林。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科技哲学系;吉林通化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