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加红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最基本的问题是进行思维训练,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这说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智力诸要素中其它要素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思维训练也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渲染气氛,也就是情感的培养,境界的创造;二是有针对性的、创造性的启发,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三是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渲染气氛,培养情感,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人物相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课文的内涵。正如一个学生说,学诗歌,我就是个诗人;学议论文,我是个雄辩家;学寓言,我就是个故事大王。此说至少可以说明“身临其境”的妙处,只有“身临其境”才谈得上自主能力的发挥。在教《春》这一课时,课前可以通过现代媒体,诸如音乐、图像、朗诵等手段创造出“春”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的情景中。也可以就地取材,带学生到野外,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讲述,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的气息。这样的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由实到虚地体味课文中的情景。还有,过去在讲解《春》的结尾三个比喻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时,教师很费力地旁征博引,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效果很差。现在联系到课前的环境渲染,学生自然而然地能从真实的春天的情景中体会到春的旺盛和生命力。从盎然的朝气,孕育万物的伟力等几个层次上体会到这组比喻的妙处,领会到课文的真正内涵。当然,这种渲染环境,培养情感要贯彻到课文教学活动的始终。如《济南的冬天》,在每一个教学层次上,课文的进程中,我都要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个冬天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地随着课文唤起对冬天的认知,以加深对课文内涵的把握。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能带有创造性的,能给学生提供最大思维空间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个性,把握教材的关键选好突破口。这样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轨道,使之学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能力。例如讲《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我设计了三种开头:
  1、叙述紫藤萝在作者笔下的形象。
  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紫藤萝。
  3、作者写了几个时期的紫藤萝,不同时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些区别?
  我把这篇文章的突破口选在第三种开头,我认为第三种开头能最大限度地展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牵一发动全身,带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因此,课文的突破口,应是一篇课文的症结,体现出课文各类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对第三种问题的思考,很容易把现在“流动”“欢笑”“不停地生长”“一朵接着一朵”“好不活泼热闹”的紫藤萝与十多年前家门口那棵“花朵稀落”“伶仃地挂在树梢”的紫藤萝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激起“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的联想,进一步理解作者这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写法,从而把握“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这个提示文章主旨句子的内涵。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我觉得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能否选好教材的突破口,是关系到一堂课能否调动学生思维成败的关键。突破口选得准、选得好,不仅使学生有所思,而且思有序、思有纲。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时,应在课堂上运用灵活多变,适合学生的多种方式来进行。诸如分不同层次指导,组织学生合作竞赛,开展有效的激励评比等手段,这些都是有效的办法。在这些集体活动中,我认为不能忽视个别指导和个别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要为每个成员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条件,教育者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和集体对学生的影响一样,都是必然的和重要的教育因素,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针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以期达到全面的实现教学目的。
  新课标的实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培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代新人任重道远,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探求,才能不断创造,才能不负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
  
  单位:湖北阳新县白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