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综合阅读的领悟与思考
作者:孙贤才
一、明确阅读目标
(一)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在读课文时教师要强调对课文的内容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识,要激发学生的“体验”意识,让学生设身处地,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品味文学作品;
(二)科技作品的阅读:在综合阅读中有一系列的科技作品,科技作品的阅读不能走以往说明文教学文体化的老路,其阅读目标是“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所进行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从而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三)议论文的阅读:在综合阅读中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区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一阅读改变了过去议论文阅读的方向,将议论文阅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二、探究链接方法
(一)链接方法的开放性:
综合阅读的内容不拘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不拘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也不拘于作为“例子”的教材,其内容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真正体现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社会的联系。综合阅读必然突破过去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学语文。
(二)链接方法的自主性:在综合阅读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会即是综合阅读的决策者,又是综合阅读的实施者。
(三)链接方法的实践性:综合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实践”既是改变语文学习方式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开展综合阅读,实践是第一位的,学生必须具有实践行为。
三、提供交流平台
(一)续写片段,想象交流: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的结尾余意未尽,这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达到开拓思维空间,创造想象的目的。如七年级上册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一课讲的是元方七岁时如何对待父亲的友人失信,无礼的行为。学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想一想,后来会怎样呢?教师可以提问“陈太丘与友人第二次见面时,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填补“空白”,发展想象:没有积极的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有些文章的中间和结尾等地方留下了一些“空白”,教师可以以此为引发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背影》中写到“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没有把朱自请先生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朱自清先生自认为不聪明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把文中的“空白”填上。
(三)身临其境,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如教学《秋天》一课时,教师运用CAI课件,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和语言渲染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而创造思维是产生创造力的核心因素,当今科技革新的浪潮和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了这一点。只要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开启学生想象、创新的大门,他们潜在的智慧就会活跃起来,并迸出耀眼的火花。
四、形成评价体系
(一)现场评价:必须现场予以评价。如每节课之前进行的一次语文综艺大观活动,有的学生是讲故事,有的学生安排的是成语接龙,有的学生设计的是朗读短文谈感受,这些活动都必须现场评价,肯定学生主持的优点,指出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一定的希望,这种评价虽然没有给学生打分,虽然也未给学生发奖品,但适度的现场评价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有好处的;
(二)过程评价:如在以“生命”为主题的综合阅读实验中,老师便可布置与“生命”有关的语文活动。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生命的资料,可以积累有关的人物及事迹,可以创作以生命为主题的小说……,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的从网上找,有的在图书上找,有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教师就应适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三)自我评价:
学生自行评价自己的活动设计、活动方案。活动过程及活动预测结果。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学会接受有效建议修改、完善许多内容,这就是收获。
语文综合阅读是一个实现学习内容多样化以及跨学科综合,达成学科间横向沟通的学习领域的学习方式。这项课题实验重视学生的学习个性、兴趣与经验,强调在生活、活动、实践中学习,它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单位:湖北利川市凉雾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