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让生命在“读”中绽放异彩
作者:陈 巍
第一,读什么。
首先,读自我。“我”是一个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的内容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时刻要有一个主体的“我”、独立的“我”、思考的“我”、自尊自爱自强的“我”。这样的“我“才能在不断反思中进步、完善和发展,才能在不断挑战自我中实现自我生命的超越。“读”自己的生命历程、心灵历程、思想历程。读懂了自我的生活历程,就有了自我心灵历程,就有了灵动的思想情怀,就有了质感的生命体验。当然,在读懂自我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对话,在否定旧我的同时,要重塑新我,在新我与旧我的对话中抹去心中的泪痕、扰平心中的创伤,内省自我心灵的飞翔,倾听自我生命拔节的美妙音韵,期待自我生命之花的绽放。如果每一个即将告别中学生活的青少年学生都已把握住了自我生命的正确轨迹与方向,有了自我生命定位,找到了生命的归宿,那么,我们将会拥有一个多么生机勃勃的未来世界啊!
其次,读与自我相关的世界。这个世界博杂丰富,无从下手。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由现象到本质地不断读下去,由身边的本地的到本国本民族的,再到世界的、人类的、宇宙的,不仅要读有字的书,更要会读无字的自然之书、社会之书。读无字书需要“读”者亲身参与、体验。要积极进行劳动实践,从身体力行、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同时将个人融入集体,在大型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活、感知集体、走进社会。要读2l世纪的人类,读身边的人事变迁、家庭的变化、家乡的新貌、人的生活理念的更新等等。当然,更要读人,读时代先锋、文化名人、历史伟人,尤其要读懂那些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颗颗巨星。
第二,怎么读。
先说有字之书。对中学生而言,读懂教材是进行广泛阅读的基础。笔者认为必须采用自主体验式阅读教学,这种教学应该有以下几个过程。第一步,自读教材,自主体验。可采用四读三结合法。四读即读提示、读课文、读注释、读课后练习题;三结合即读课文结合读提示,读课文结合读注释,读课文结合读课后练习。还要运用“四遍八步”等读书方法。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独立阅读,自读教材应该成为自主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起点。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这一环节主要是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体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可采用漫谈式,亦可围绕某一主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作交流发言。这个环节,学生还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让那些未阅读或阅读不深入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能逐步有所体会和发现。第三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体验,丰富经验。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精当地点拨,如文章的构思之妙、语言表达之精彩、思想之深邃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加强感悟、积累、表达的独特与深入。第四步:拓展、迁移、写作、积累、提高。就精彩之处加以拓展,并实施迁移训练,可同步阅读类似文章,可触类旁通、有感而发,亦可摘抄累积,以待厚积而薄发。
在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走出教材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所谓经典,是指那些能体现人类文明代表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名著。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国人民创造的艺术瑰宝。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形象化的生活教科书,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阶级关系、时代风云、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众生心态等一切的一切,它都予以了综合而全面的反映。优秀的文学名著应当成为开发语文文化资源的重点。阅读名著活动的实施策略如下: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推荐;阅读时间的安排与保证;检测阅读效果;营造阅读氛围;设计阅读交流的不同方式。事实已经证明,通过阅读名著,可以促使学生感受人类追求真理、追求幸福、追求进步的执著与艰难,形成对人类命运的自觉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与融合能力,促进对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神认同;更可以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产生更深认识等等。
再说无字书。要读懂这个世界必须做到用眼、用脑、用手、用心。而且从小就要养成感知世界的习惯。用眼,指观察;用脑,指观察时开动脑筋;用手,指勤练笔;用心,指学会思考并不断升华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读无字书要和读有字书密切结合,必须将所读的一切皆纳入我心,以滋养自我心灵历程的远涉与壮阔。
第三,怎样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写是“读”的高级形式、是读的进一步深入,如果说“读”是吸纳,那么写就是释放。写是“读”内化后的外化,更是生命运动个性化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只有在以写思读、以写悟读、以写促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阅读生命个体的自我超越,生命个体在不断地读、思、悟中感知世界的繁杂与美妙,倾听一切生命拔节成长的声音,领略生命的多姿多彩。
以写思读,重在“思”。写作时心中自然会涌起曾经读过的相关书籍材料,思考读过的妙词佳句、精彩的表达与巧妙的构思等并进行灵活运用或嫁接。
以写悟读,重在“悟”。写作时顿悟曾经读过的东西的精妙所在,从而升华所读,从曾经的所读中悟出作文的真意和真谛。
以写促读,重在“促”。写作可以促进读的深入,让读真正成为生命的必须。阅读,即生命:写作是生命的外化形式之一。对这个世界读、思、悟的直接结果是心灵的远涉和生命的壮阔,生命定会因此而绽放异彩。
我想用一个真实感人的小小案例来结束本文:南京大学文科强化部的一位学生在上大五的第二学期主动放弃全校唯一一个公派免费留学日本的名额,她说要到世界最好的大学去深造,不想因此而浪费生命。我是她上中学时初二、初三两年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曾辅导她写过一篇叙述自我奋斗历程的感性文章,先后以“我爱生活”、“用汗水换取欢乐”为题被《中国新一代》、《中学生》等多家刊物登载,这篇文章的结尾是她自写的一首小诗:“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是变幻莫测的大魔方/是浩瀚神秘的大海洋/我们/是年轻勇敢的水手/跳跃着扑向生活/去采撷那绚丽的浪花/……我爱生活。”这位同学就是当年被各家中学生刊物追索“现在怎么样了”的许燕同学,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在你看到这些文字时,她已被免费公派去了哈佛……我想,正是因为许燕在读初中时就已读懂了自我,坚定了自我生命的方向,她的生命才因此而走得如此旷远而渐趋辉煌。
单位:江苏邳州市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