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吕 歌
一、投入情景,激发情感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画、影视、幻灯、摄影、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如教学《过万重山漫想》一文,可以播放雄浑的《长江之歌》,通过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的引导探究,让学生领悟到穿过三峡第一人的乐观态度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把栏杆拍遍》中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通过语言描绘使学生看到一个空怀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的苦闷词人的形象。这样既让学生的思想有了比照的对象,又使他们接受了情感的浸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升了精神境界,陶冶了情操。
激发学生的情感,更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喜怒哀乐探摸到作者的心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亭亭的枇杷树是挚情与感怀的所在,睹树如见人,亭亭而多情的枇杷树,向人摇曳着无语的情愫,让人体验到生命更替、物在人亡的情怀。余光中的《乡愁》中把乡愁比作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弯海峡,学生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弯浅浅的海峡”的情境氛围中,可以触发对两地离散、生死相依、家国分离情感的体验,在充满情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张力得以激发。
二、品位语言,丰富情感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的桥上站着读者,那边的桥上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由此可知,品味语言是丰富学生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春》中描写春天到来有一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按常识春天与冬天的太阳颜色并无特别明显的变化,教师可这样引导:这个“红”字,不单单写颜色,它还包含着作家在明媚的春光之中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表达了由冬入春的身心舒展,暗示了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那份“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喧腾。经过这番点拨,学生便从“虚”中看出“实”,从“似无”中看出“似有”来了。再如《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把深秋之景描绘得活脱生动,富有纵深感,把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美,通过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语言,极其简洁地表现出来了。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作者面对如此美景抒发了什么感情?学生通过想象,融情于文,就可以体会出王勃借孤鹜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孤寂悲凉之情,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情感。
三、读中有悟,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大量诵读感悟,从而进入“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散文、诗文的语言总是充满情感的,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代替了诵读,读书变成了讲书,把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和一首首声韵和谐的诗歌讲解得“支离破碎”时,这就剥夺了学生由诵读而体味作者情感的机会。因此,恢复朗读,把优美的文字变成声音,入情入境地读,以达心与心的相通。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首尾的回环呼应使全诗在语音上产生了一种节奏的韵律,构成了一种蕴含丰富的意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音、语气、语调的处理上入手,确定语义停顿: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轻轻的”是作轻音处理,领悟到作者不忍心打破母校的宁静,与康桥依依惜别的无限留恋之情。《天山景物记》“雪峰·溪流·森林”一节中写“马”的几个段落,可引导学生细细涵咏,学生不仅会产生珠圆玉润的吟诵美感,形成近似音乐旋律的韵律美,而且对文章内涵情感的感知更为淋漓尽致。朗读吟诵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吸收作品内蕴的情感之美与精神之美,而且能从他人的语言中汲取营养。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而课堂正是通过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与互动,达到情感共鸣与回应的舞台。
单位:江苏无锡市立信职教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