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让学生的作文张扬鲜活的个性
作者:贺茂蓉
一、感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杜甫诗云:“君之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感悟生活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审视生活、解读生活、蓄发丰富的审美情感,用心感受生活,从而获得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学生的生活看似贫乏,好像没有多少东西可写,其实学生自有学生的天地。我们要引导学生留意自然界中的一抹微风、一片落叶;校园里一件细微的小事,同伴一个关切的眼神,亲人的一句轻轻的话语,一丝淡淡的心绪激起的情感涟漪,让他们从中去审视生活、思考人生,感悟人生,抒写自己心中的体验。如吴坚同学在《父亲》一文中这样来体悟父爱:
“父亲弓着背,我趴在父亲的背上,山路崎岖,烈日炎炎,我用身体感受着父亲行走的艰难,我用心脏感应着父亲急速律动的心音,我的鼻端是父亲身上浓烈的汗味,我的眼前是父亲脖颈那滚落的汗珠和因瘦弱苍老而突现的青筋,眼角深深的皱纹及黑白参半的头发……我们一路无语,但我想到了一句话:‘父爱是一座山。’……我渴望有一天,我不再让父亲操劳,我背着父亲走,走在洒满温馨和煦阳光和散发鲜花芬芳的小路上。”
习作者对父爱感受真切,笔触细腻,写出了情感上的波动,心灵的震颤,内化了心中的体悟,因此显得独特。
二、激发情感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人的内心世界是异常丰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感情连接起来,触物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写出有个性的创新文章。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面对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大自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变迁,面对绚烂的人生,面对自己所正经历的生活等,关心他们是否有体验,体验到了什么,追求怎样的体验。当他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伴随着浓浓的关爱去体味这大千世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一人一事时,悟到了什么,自己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写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人生有什么影响,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必须在我们的细心指导下才能得到圆满的答案。有了这样深刻的思考与体验,情感也就具有了深度和浓度,就会产生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正所谓“情郁于中,发乎于外”。只有贴近生活,用心体验,用情品味,深入思考,“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那么,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必是有血有肉有灵动之气的且区别于他人而独具个性的文字,必能用自己的体验去感染他人。
当然,老师还应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愿意写作,快乐写作,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心声。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有了畅所欲言的环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就能以自由的心灵、率直的个性尽性地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写出个性来。
三、个性化语言
写作的训练,实际上就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老师要通过有目的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养成斟词酌句的习惯,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学生作文尤其是农村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却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语言贫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学生腔仍大量存在;甚至有些学生连一句完整的通顺的语句也表达不了,作文的灵气与个性、真情与美感怎能体现?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舍得给时间让学生去广泛阅读,因为,阅读能滋养学生的心灵,形成内在精神文化的底蕴,促进语言的升华。老师要引导他们博览群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阅读文本深入品味、感悟,与之形成共鸣,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指导他们作摘抄、作练笔,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训练。由于每人生长的环境有所不同,对事物的感悟有深有浅,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与审美各具差异,或诙谐风趣,或工巧华丽,或深沉委婉,或粗犷豪放,学生只有把因自己的喜爱与独特的感悟,在作文中不断地舒展与张扬,并以诗般的语言给自己的文章穿上七彩的外衣,文章才能更具有生命力、表现力。
单位:湖北房县军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