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三峡》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作者:端木春晓




  步骤7 小组成员合作背诵方式:
  ★熟练的学生大声背诵,不熟练的学生跟着小声背诵,重复多次。
  ★结对子互相背诵给对方听。
  ★循环接龙背诵
  步骤8 各组依次背诵,老师和学生一起打分,选出优胜组。
  评 价:
  (1)在“诵读”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或重点语段,或熟读成诵,或范读范背,或指点方法,也可分小组合作、诵读、探究。在“赛读(背)环节”,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比赛读,比赛背,如男女比赛,分小组自主、合作比赛背诵,教师适时适量进行检查(或抽查)总结,给学生以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种合作形式对古诗文的学习极为有利,因为古典文学的韵味需要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再慢慢体会、消化,经过训练,最终形成语文能力。
  (2)合作学习迫使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训练学生“钻进”课文、“融入”课文,从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学生语感必能提高。
  第三步 联想,创新表达,体验水之急
  合作方法:独立联想写句,组内评出优秀,全班同学交流
  在这一步,教师既要创设一个非常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又要使学生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火花碰撞”,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阔,从而为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和背诵,我觉得三峡的水真的很美,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它的“急”。我希望同学们能发挥联想与想象进行创造性地描述,假如我们就站在三峡的岸边,由“水之急”,你还能想到什么?(要求:按照自己的写作能力自由发挥。)
  合作流程:
  ★每人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独立创作
  ★小组交流评议
  ★推选个人优秀句段或在个人的基础上集体再加工
  ★展示创新成果
  “文学家小组”:(用散文诗一般的句子赞美)三峡的水真急啊!你看,后浪推前浪,像赶集似的向前涌去;你听,他们正唱着雄壮的歌,震撼人心。他比黄河更多了几分激昂和清越,奏出最强音,奔向大海的怀抱!
  “古诗文吟诵小组”:(诗句联想)站在三峡边,难道你不会像孔子一样发出慨叹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青春时光是美好的,可又是那么短暂!此时我想到的是“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网络小组”:(奇妙想象)在网络时代,我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和愉快。当你轻轻点击鼠标,全世界的信息都一起向你涌来了,这不也是一种急流吗?——应该称之为“信息流”吧。如果说三峡的急流给你以视觉的愉悦、听觉的震撼,那么无声的信息流同样会给你以心灵的触动、奇妙的遐想。我们会越发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对未来充满渴望与憧憬!
  师:同学们写得太好了。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表达,不仅让我们领略到美丽的风景,还懂得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和道理。愿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像三峡之水魅力四射,永不停歇!
  评 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经常要去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或需要,“能力要求被运用,只有发挥出来才会停止吵嚷。”他的观点的含义是,个人在不排斥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原则下渴望充分发挥自己,充实自己,达到自我实现──塑造独特而完整的个性。而创造能力的发挥,便是自我实现者潜能的最高表现。现代教学论特别重视的正是学生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或进行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倾向,对这种活动与倾向,教师应善于加以正确引导,创设一个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环境,实现多种心理特征的良好组合。
  本节课以合作学习模式贯穿始终,正如乔治•雅各布斯在《共同学习原理与技巧》中所说:“个人责任感鼓励每个人去参与,因相互依赖可以防止某个学生过于操纵一个小组”,自行编配的“特色小组”也大显其“特色”。教学过程中以体验三峡水之美为中心,以阅读为主线,既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文言字词的积累和记诵。
  
  单位:广东深圳市深圳中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