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对当前语文课堂现状的一点思考

作者:蒋元梅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从“打倒语文”到“语文万岁”》一文之后,笔者感触颇深。该文述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由原来的不喜欢而低吟“打倒语文”到后来学得快乐而高喊“语文万岁”的巨大逆转,深刻地反映了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改的成功感。
  诚然,乘教改之东风,许多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教改,发挥创造潜能,配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这些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深感有许多似乎走入了误区。
  
  (一)貌似自主不自主
  自主,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文本明确自己该学什么、发现了什么、疑惑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即达到学生独立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和沟通的目的。而如今的许多语文课堂,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预先设计好几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并把学生能否准确回答好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因而也就把学生出色的回答视为本堂课的亮点,并示意学生抱以热烈的掌声;回答得不准确,教师反复启发和追问,最后明确答案。如此一来,课堂上也不乏热烈的讨论、深刻的思考,但教师往往只是引诱学生向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钻。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在无形中被剥夺了,独到的智慧火花也被掩埋。由是观之,这实质上是传统的问答式教学的延伸,学生还未在根本上从教师的反复追问中解脱出来,自主性也就毫无体现。
  
  (二)貌似合作不合作
  合作,是一种共同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对生活和文本的理解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所进行的对话、交流,以良性互动的方式达成共识,使学有所获。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课堂上的合作流于表面、流于形式。生生之间的合作有浪费时间、毫无收获的现象暂且不说,就说师生之间吧,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合作的愉快、成功,以至迁就学生。听了很多研究课,发现有这方面的共同点:在学生读完文本后,教师总是喜欢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谈谈整体印象或感受,教师用许多美好的语言鼓励学生敢说、能说、多说,可在学生说完以后,要么一律赞赏,要么不置可否。在教改形势下,固然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见解,也要保护学生刚燃起的学习欲望,甚至要帮助学生得到交流的喜悦和被认可的满足,但是,如果理解过于牵强,乃至完全相悖,教师依然是赞赏或不置可否,笔者认为那不仅是迁就,而是纵容!是误导!就连获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珍珠鸟》这一课教学,也在这方面出了点儿小瑕疵。课中,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遇到的是一个伤残的、外表丑陋的、可能还是有害的小生命,你会怎样对待它?”当有的学生表示要“杀死它、踩死它”,还有的表示要“拔掉它的毛,把它吃掉”之后,这位教师说了句“还是多一些不忍之心的好”,该课教学后在专家、教改新星的评课座谈会上,有人指出老师的这句话太轻描淡写,应该直面问题来评价、引导。笔者也赞同此说,因为老师虽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没有作深入分析。只为了学生的情面,课堂的完整,这就是合作?其实老师放弃了直面的、深刻的交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实质上是放弃了“积累人文素养”这一重要的教学契机,也就放弃了育人的良机。
  
  (三)貌似探究不探究
  探究,就是为了更深层次地与生活文本沟通而进行的一种挖掘、拓展式的学习活动,它不仅指学习内容的探究,还包括学习方法的探究。许多教师在探究方面做了大胆尝试,也不乏成功之处。如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篇目的主题新解、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重新审视和评价等,用时代的新视觉来看待作品中反映的人、事、社会,都是有益的探究。这些只要言之成理便是难得的收获。但很多课堂中,探究只是作为课堂必备的一个环节,目的仅仅是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致使探究或偏离主题,或蜻蜓点水,最终导致探究缺乏语文色彩,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儿。笔者听了几节《荒岛余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后半节课总是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到了没有什么什么的荒岛上,你怎么办,或给出几个条件大同小异的荒岛,任选一个,问去了怎么做。学生一改刚才的沉默,顿时来了劲,不加任何思索地炸开了锅,一番热闹后,谁是谁非,无从考证。这样的问题作想象训练当然可以,若作问题探究又有什么作用呢?
  综上所述,语文课改行动快而效率并不高,有华而不实之态。难怪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山那边还是山!”他们的感叹和笔者的拙笔也并非泼冷水或灰心丧气,而是倍受社会、媒体攻击的语文教师由于重担在身而发自内心的无助和无奈。这也难怪!这次彻底的语文教改是在教学观念、师者素质未能完全进入状态的情况下,就匆匆进入我们的视野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操作实践中,很难做到完美。正如评课专家所说:“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常常追求着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之梦,但在操作的平台上,我们看到的永远是断臂的维纳斯。”
  
  单位:湖北宜昌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