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作者:白秦敏
然而,一篇课文包孕着十分丰富的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又充满着各种变化,始料不及的情况对许多教师来说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生成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说得了然无痕,表现含蓄自然,看似无意为之,实则匠心独运。
比如准确得体又机智巧妙的评价语就足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恭喜你,回答正确!”“你的解答让我们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初入桃源的感觉——‘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解释得非常精练,比老师说得更有道理,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对学生可能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同时蕴涵着与学生学习的课文相关的语言信息,有利于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吸收语言,应用语言,从而形成能力。当然,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避免机械的重复,过于单一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腻味,甚至认为老师的认同只不过是一种敷衍。恰切的用语,真心的肯定,学生才会为之欢欣,为之鼓舞,也才会畅所欲言。
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期望有出入时,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学生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如我在执教《口技》时,指名读“忽一人大呼,火起……”一段,该学生声音很小,我马上说道:“对不起,暂停,起火了,大家怎么无动于衷?哦,你的声音小了点。”善意的提醒,幽默的语言,引得学生发出朗朗的笑声。此时,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劲头十足。“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解读课文的错误,除了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面对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从错误里你将得到智慧”“让我们重温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力’。”在与学生的课堂对话中,像这样不吝惜赞扬之词,也不溢美、不隐过,会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接受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享受中受到教育。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收获,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高。
课堂上还难免出现猝不及防的干扰和学生的异常举动。处理偶发事件的题外话,也是有意义的教育契机。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的题外话。这种“碎语”不仅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更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有个别同学“神思恍惚”时,便加重语气提醒说:“××同学有些‘目似暝,意暇甚了吧!”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同学会会意地笑,自然要比生硬地抛出一句“××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要好得多。“目似暝,意暇甚”一句,学生在课文《狼》中已学过,旧语重提,既引起了该学生的注意,又使全体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当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学生常会发出“啊”的一声叹息,老师不必生气,只需一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学生便心领神会。拥挤的教室,“地盘之争”时有发生,“六尺巷”的故事使人茅塞顿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是啊,同学之间,“让他三尺又何妨”!曾在课堂上遇到学生赶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被举报,一些同学高喊“撕掉他的作业!”,我不动声色问道:“你们希望看到老师粗暴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吗?这位同学上课不听讲,我是很生气,可我没有毁坏他人物品的权力。况且,犯错误的只有一个同学,我怎么能摆一张生气的脸给全班同学看呢?”那天我们正好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里面有一句话:“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是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我把这句话慢慢地复述了一遍,教室里安静极了。
总之,将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谚语、俗语、歇后语、外来语等引入课堂,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能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新奇多趣,老师的连珠妙语如同一颗石子,掷于水中,会激起无限的波澜,又似田野上的春风,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甘甜。
单位:湖北宜昌市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