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作者:韩 夫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
  
  1、勇于破旧立新。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抓基础知识,满足于成绩与分数,语文课除了讲,就是读、背,中
  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美感在语文课中变得黯淡无光。因此,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并不轻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正是基于语文素养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2、营造民主氛围。在教学中讲求民主,就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就能使学生被绷紧的神经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他们的思维也将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精辟见解也可能由此而出。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享受到了“自由”的快乐,并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开拓了自己思维。何况,教学,是互动的教学,真正的教学应是让学生与老师得到最大限度的交流,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营造民主的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
  
  1、深挖教材内容。每次开学发新课本的时候,我总发现,大多数的学生拿起的第一本书就是《语文》,待到一周后,学生基本上把语文课本都看完一遍了,这时候,如果不能产生新的内容,学生对教材的新鲜感就会消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步减弱。因此,我们要利用学生对新教材的这份新鲜感,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教材,怎么才能读得深。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内容,特别要深掘审美因素、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情感体验,为他们喜欢语文、学好语文打好基础。
  2、构建大语文教学。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语文课不只是局限在语文课堂,要扩大语文学习的内涵,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只要我们作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应结合教材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射雕英雄传》等;结合影视热播,读四大名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文学的熏陶,同时告诉学生要读懂这些作品,就必须好好学好手头的这本语文书,从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
  3、进行美的熏陶。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相信谁也不会拒绝美。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审美体验,使每一篇文章、一本书都成为精神悦怡的对象。如《天山景物记》的自然环境美,《荷塘月色》的意境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言艺术美,《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人格美,《游褒禅山记》的哲理美……
  
  三、教学形式的生动活泼
  
  1、师生互动。教育家陶行之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善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学”来确定老师的“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对小老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特有的思维优势等等,要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2、体验成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他的观点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让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可以通过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来达到的。
  对学生的进步,不管大与小,我们一定要给予表扬肯定。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的,但有时候闪光点可能是瞬间的,所以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用鹰一般锐利的眼光去捕捉它。人在被肯定的情况下,潜在的兴趣便会被唤醒。
  汉语言担负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因历史文化的悠久而内蕴深厚、博大深邃。它本身便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挥开他们面前的迷雾,让语言文字放射出它本来的光彩,那离合流转的神光必然能使莘莘学子驻足神往。
  
  单位:江苏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