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文学作品中的两种心理描写方法

作者:万恒新




  文似看山喜不平,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除了有回环曲折、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还需要有生动幽默、字如珠矶的语言。当然,语言的作用不在主要地位,而以情动人无疑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就像开场锣鼓,震撼着听众的内心世界,又像一块磁石紧紧地吸引着读者求知的心理。许多有名的作家,也正是充分抓住了人物起伏跌宕的心理特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时至今日仍让人赞不绝口。这里,笔者拟以两种人物心理的强烈反差来抛砖引玉,说说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成功运用。
  
  一、大落差效应
  
  所谓落差,即由于河床高度的变化所产生的水位差数,如甲地水面海拔为20米,乙地为18米,这一段的落差就是2米, 那么, “大落差”及其引申义也就不言而喻了。在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流,正是因为有了巨大的落差,才形成壮观的瀑布;天空中的流星,正是因为有了巨大的落差,才产生了光芒四射的弧线,文学作品也一样,正是因为有了心理的巨大反差,才产生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正是因为弟弟于勒由于发财梦破灭,由幻想中的阔佬一下子变成了眼前一个衣衫褴褛、靠卖牡蛎度日的老头,成了船长眼中的流氓、混蛋,因而菲利普夫妇以前向别人津津乐道、大加吹嘘的一切都在瞬间破灭了,才不得不在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中躲开了这个“贼”。范进也一样,未中举前,在老丈人眼里是一个尖嘴猴腮、要他撒泡尿来照照自己尊容、考举人也不过是癞蛤蟆想吃天鹅屁,因而贫穷到了上集市卖鸡的地步。一旦中举,竟高兴得发了疯,一脚踹进烂泥塘里,而且连老丈人这个昔日吝啬得只提了一副猪大肠来贺喜的人,也不得不提二斤猪肉,并一路把女婿跌倒后弄皱的衣服扯了又扯,改口老爷、声声贤婿。尖嘴猴腮的人转瞬间成了文曲星下凡,并说自己眼里是认得人的,一个女儿长到三十岁才嫁给这位相公,其厚颜无耻、前倨后恭的丑态暴露无疑。再如作家叶圣陶著名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的旧毡帽朋友,满以为船中“把船身都压得很低”的新米,足可以在城中卖个好价钱,却不料“糙米五块﹑谷三块”的价格,让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并且即使在百般哀求下,“在米质好和坏的辩论之中,在斛子浅和满的争持之下”,旧毡帽朋友不得不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米送进万盛米行的廒间,得来的却是不想要的中央银行的钞票,更不要说什么袁大头或者中国银行的钞票了。而且“原来有很多计划的,洋肥皂须得买十块八块回去。洋火也要带几匣。洋油也需要一些……”并且扣除缴租、还债、解会钱,大概还有得多余,没料到最后却只能给孩子们买最便宜的小洋囡囡,希望的肥皂泡啪的一声迸裂了,其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
  大家都知道,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性格及其命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特殊的联系,它是一定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什么样的土地长什么样的苗”,作为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人物的命运怎能不如此呢?他们的命运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二、大矛盾心理
  
  所谓矛盾,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即生活中的某些事常常将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让自己欲罢不能,“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又往往要让自己在其中做出决断,在这种情况下,人物的行为往往与自己的本愿背道而驰,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这样就形成了这种矛盾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见到,最有名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和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作为主人公的孔乙己由于长期遭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其内心深处仍然坚守“君子固穷”的思想,但由于“好喝懒做”且“又不会营生”,终于将自己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然而他又拿着窃书不算偷来为自己辩解,并说别人在凭空污人清白。这种矛盾的心理最终只能“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当然一个成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靠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要善于从文本中寻找关键的情节作为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切入口,而且要让学生拥有能够“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对传播祖国文化,增强民族情感,“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绪,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于漪语)﹚
  
  单位:甘肃白银市平川区宝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