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写作教学应强化自我意识

作者:章红梅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随着身心的发育发展而形成的,当孩童能对别人说出“我”时,其自我意识便已萌芽了。但作为人之精神意识,自我意识呈现出了由低到高的渐进式发展状态,直至形成反思和思辩的思维,自我意识才摆脱了纯粹个体意识(纯粹个体意识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意识,不是由实际存在的对立物对其否定的肯定而产生的自我意识),而进入较高级自我意识阶段。而写作不仅需要主体经历基本属于纯粹个体意识层面的情感体验,尤其需要属于非纯粹性自我意识层面的反思和思辩。从另一角度说,如果写作主体仅具有纯粹性自我意识,那么即使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生活经历,表现于外的仍然是写作的情绪而非深度的情感,是写作的冲动而非写作的自觉意识。所以,我认为在高中的初始阶段,必须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激发写作的自觉意识。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中,我将自我意识的强化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我是谁?”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是哲学最初的命题,也是人类思考的最终归宿。当我们通过一定的方式,抛出“我是谁”的问题时,势必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将“自我”分成“主格我”与“宾格我”,让“主格我”去审视“宾格我”,于是个体的存在形态在学生的意识中得到明确。这既是自我意识活动的结果,又是自我意识强化的过程。
  最初,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是个学生”“我是一个男孩”“我是我父母的儿子”“我是一个公交车的乘客”等,选取的是社会身份确认的角度;另外如“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是一个会思考、有感情的生灵”等,则是从人类集体特征的角度来回答的。后者虽已关注主体作为生命的存在,但事实上这两方面的答案都是“群体本位意识”的反映。于是我引导说:没错,“我”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这些答案告诉我,A同学就是B同学啰?这时,学生才意识到要去寻找自我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特殊性。于是学生给出了“我是我”“我是一粒微尘”“我是一只鹰”“我是一棵树”“我是网中鱼”“我是匆匆的旅人”“我是一颗种子”“我是一条河”等等回答。通过追问,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答案来源于他们对社会中我、自然中我、人生中我的思考,这是“我”对“自我”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反观审视,正是自我意识的反映。
  
  二、“我的生命”
  
  “一切生命意识的归宿都在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当学生基本确立了自身生命存在的意识之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就成了一个迫切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认识关于生命的几个问题——生命的来源、归宿、价值、理想、特点和历程等等,否则生命意识仅是一种模糊的概念,那么自我意识就不能在感悟社会、自然、人生中发挥其作用。
  我以冰心的《谈生命》导入,让学生讨论生命像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涉及了“生命”的各个问题,但因为有冰心的文章作引子,基本上将各个问题都纳入了生命历程中去考虑,强化了学生对生命动态的认识。对自我的审视也就跨越了时空的局限,显出开放、积极的心态来。如有学生将生命比作一艘船,比作环球航行的船,“起点也是终点,终点已不是起点。”可以说,他对自我的生命思考,几近哲学的高度。如此,那么在以后的写作中生命意识将促使学生的文章进一步深化。
  
  三、“哪里有我?我在哪里?”
  
  马克思说,人像照镜子那样从别人那里发现了自己。也就是说,人的自我意识的建构不仅通过人格分裂的内省来实现,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自身及其属性投射出去,在自己创造的活动产品和他人身上反观自身来获得。所以,我设计的第三步骤是:
  哪里有我,我在哪里?——在哪里见到你的容颜、影子、生命、个性、品质?在哪里感受到自己曾经的情感?
  学生的回答都富有意味:如对“哪里见到我的生命”的回答有:
  ——独立于空旷的田野,面对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我见到了自己的生命;
  ——在医院的病房里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见到了自己的生命;
  ——在父母看着生病的我的焦急的目光中见到了自己的生命;
  ——在自己的回忆的长廊里看到了自己的生命,等等。
  对“哪里感受到曾经的情感”的回答有:
  ——在淋雨的小孩身上感受到雨天等不到父母送伞的失落;
  ——在找不到出路的飞蛾身上感受到遭受挫折的害怕;
  ——在歌声里感受到梦想实现的欢乐,等等。
  这一步骤,不仅使学生在自外而内、自他而我的反观过程中强化和丰富了自我意识,而且有意引导学生去寻找我与外物的契合点,即情感的共鸣点或智性的思考点,这些正是写作意识的萌发点,而任何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文章都基于这种自觉的写作意识。
  作文即做人,在写作教学方面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同时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但写作教学毕竟不能等同于心理教育,作为心理学范围内的自我意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它的培养有赖于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思想的积淀,有赖于长期的、持续的、健康的教育;而在写作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相对较弱,形成也相对滞后,教师又往往将学生的自我意识视为一项已有的资源,对它的自觉培养与强化,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我设计这三个步骤,以期引导学生将为人方面的自我意识引渡到写作上,培植写作之根。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