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陌上桑》主题新探

作者:杨正国 任志福




  我无意中看到有李正坤的一篇论文《<陌上桑>中的使君形象小议》,它否定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使君是一个好色鬼,认为使君是诗人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诗人虚构使君是为了更进一步反衬出罗敷的美丽,流露出官本位思想(使君对罗敷的审美具有权威性)和说明美的超时空性。
  这篇论文言之成理,见解独到,发现了使君在文本中的准确定位,为被读者冤枉了使君伸了冤,读罢不禁为该作者的慧眼独具叫好。可是叫好之余,我发现一个问题没有深入挖掘下去,现提出来见教于大家。
  2003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教师用书第295页的课文说明里说: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歌颂了一个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
  毫无疑问,这个主题的归纳仍然是建立在“使君是一个好色鬼”这一传统共性化眼光基础之上的。
  我们知道,主题思想的归纳是在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整合出来的。既然使君和秦罗敷形象有了新解,《陌上桑》的主题思想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新解。读者不禁要问,从形象新解的角度看,《陌上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新主题呢?
  由于“使君不是一个好色鬼,而是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出于常识,诗文主题的归纳就应撇开使君,落实在主人公罗敷身上。结合秦罗敷的形象新解来看,诗文的主题就变成了这个模样:《陌上桑》塑造了秦罗敷这样一个勤劳美丽、对感情忠贞不二的古代女性形象。
  人们不禁会问: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陌上桑》的主题思想吗?这样的主题有什么价值呢?这篇诗文还有流传下去的必要吗?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得关注诗文第三段的作用,明白诗人安排诗文第三段的写作意图。
  从传统的共性化眼光来看,诗人安排第三段内容,主要是为了表现罗敷对感情专一、不畏权贵、能言善道、泼辣智慧和随机应变(这个结论当然是从“使君是一个好色鬼”的前提下整合出来的)。
  当“使君不是一个好色鬼,而是诗人虚构的一个人物”时候,“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句诗当然依旧体现出罗敷对感情的专一,但底下的内容显然不是针对使君,不是为了表现罗敷的不畏权贵、能言善道、泼辣智慧和随机应变。那么“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下面的内容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我想,我们得明白秦罗敷回答使君“东方千余骑……皆言夫婿殊”这番话的意图。
  不管秦罗敷口头上的夫婿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这位夫婿很有才。细品诗文就会发现,罗敷夸夫的话里“东方千余骑……四十专城居”体现出罗敷夫婿的文才——“千余骑”的领头人、官越做越大的国家栋梁;“为人洁白晰……冉冉府中趋”体现出夫婿的人才、风度;“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则从侧面衬托出夫婿的才貌出众。
  读到这一步,我方才明白大美女秦罗敷对使君(不管使君是不是虚构的)不屑一顾的缘故了。有这样一位人中之龙的夫婿装在芳心中,哪里还会有使君的位置呢?更不用说“使君自有妇”了!
  可见,不管秦罗敷口头上的夫婿是不是虚构的,他所具备的一个条件“才”既是小女子秦罗敷的择夫标准,也是当时社会评判家庭优秀男子的标准——这才是罗敷夸夫的真实意图。当然,在社会标准特别是女子的择夫标准中,他还得对感情忠贞不二(从“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很明显的折射出来)。反之,当时社会评判家庭优秀妇女的标准则是要有“貌”,要有秦罗敷那样的勤劳美丽和对感情的专一。由此,我不由得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像秦罗敷那样的“貌”,加上秦罗敷口头上夸大夫婿的那样的“才”,就是当时社会评判一个幸福家庭的标准。换言之,“才子佳人”、“男才女貌”的组合就是美满爱情和婚姻的一种追求模式。
  忠实于文本的全部内容,从使君和秦罗敷形象新解的个性化眼光的角度上,我们就可整合出这样的新主题:诗文通过对秦罗敷和她口头所夸夫婿的歌颂,揭示出男才女貌的组合是当时美满爱情和婚姻的一种追求模式。爱情和婚姻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它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社会内涵和人生内涵,对理想爱情和婚姻的追求,无疑会成为乐府诗的一个重要内容。稍微留心一下《乐府诗集》的诗篇,会发现涉及爱情婚姻题材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各种爱情婚姻模式的探索是诗人们的热门话题,因此,我从自己个性化眼光的角度得出的关于《陌上桑》主题理解,应孩说是很有思想价值、比较切合文本且符合常情的。
  对诗文主题得出了新的理解后,反观传统共性化眼光所整合出来的主题,总觉得它的思想价值让人感到意犹未尽,不是那么令人称道:难道一个美女严词拒绝了一个太守的调戏就是《陌上桑》在主题思想上流传千古的理由吗?(这显然有些勉为其难了)况且,传统共性化眼光所整合出来的主题里讲秦罗敷“不慕富贵”这一说法本身就欠妥。试想,如果秦罗敷果真不慕富贵(对有五马地位的使君不屑一顾),下文所夸口头上的夫婿的优越条件又作何解释呢?这不是让秦罗敷自相矛盾了吗?
  
  单位:贵州余庆县龙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