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探究法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黄乐琴




  探究法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发现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由单一走向广博,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
  而诗词本身的特点使探究法在这一领域的运用具有可行性。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结构跳跃,留有的“意义空白”比其它文学形式更多。“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咀嚼而有余味。”(吴景旭《历代诗话》)含蓄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者在阅读诗的过程中想象探究的空间很大。传统诗论也说“诗无达诂”、“作者末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波兰的罗曼·英伽登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着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即他所称的作品中的未定点和空白图式结构,在阅读过程中,这些未定点需要读者去确定,空白图式结构需要读者去填补。胡塞尔说:“文学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活动。人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地存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对话。”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能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这些暗示尤如空白,有待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填充。因此,读者最重要活动就在于排除或填补未定点、空白或文本中的图式化环节。这个过程英伽登称之为“具体化”。没有这种具体化过程,文本及其表现的世界就不会从图式化结构中呈现出来。这一些都说明了诗词教学中探究手法的运用是极有可行性的。那么在诗词教学中,该如何探究?又有哪些方法可运用呢?
  首先得善待质疑,鼓励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培养自主探究的起点。中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敢于探究求新。如在教《一剪梅》时,有学生对“轻解罗裳”表示不解。“红藕香残玉簟秋”说明是深秋季节了,为何要解衣上船?这个问题也是我初读时闪过脑门的,于是决定在学生初解全词意思后,就“轻解罗裳”进行探究。有学生说是解下身上的披风“轻解罗裳”,有的说是换下裙装,为方便上船。对“罗裳”的不同解释,经学生查《汉语大词典》得到统一。“罗裳”犹“罗裙”。(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那么“解罗裙”即可理解为罗裳太长,为方便登舟而解下,但“轻”字仍无着落。这时我出示《中国古典诗词名篇分类鉴赏词典》上的解析提供给学生:“轻”字可看出她这种举动是无可奈何而为之的。谁知学生不买帐,对此说表示不赞同。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轻”应是“缓慢地”之意,“轻”字着意刻画的是词人解衣时动作迟钝犹疑的情态。
  其次,要巧设质疑情境,激发探究。《山居秋暝》一诗表现秋天山中的恬静生活,“空”字极能体现王诗空寂的境界,清秋的韵味。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王诗的特点,我让学生举出学过的王诗中也带“空”的句子。学生举出《鸟鸣涧》《鹿柴》中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接着我激发学生运用工具书、网络资源查一查王维的其它诗作,有哪些也都用了“空”字,这些“空”字的运用有哪几种情况?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学生分工查阅近400首诗,其中竟有80多首诗中用了“空”字。学生研究归纳得出结论:“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空虚孤寂的居住环境,这个环境应是诗人真实生活环境的再现;“空”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体现虚空无为的人生理想,如“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王维《水龙吟》)之类,而这两点与王维的隐士生活和佛教信仰分不开,这也是王维诗歌创作的显著特色。
  再次,可让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展开辩论,进行探究。如《锦瑟》一诗的主题辩论。金代诗人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五十年。诗家总爱西良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锦瑟》是政治讽喻诗还是自伤之辞?是悼亡诗还是纯粹的爱情诗?历来没有统一的说法,这样的作品最适合让学生在自我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辩论,以期对诗歌有更深切的理解。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得出四种观点:情诗说;描摹音乐之作;悼亡诗;客中思家之作。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不断地研读课文,不断地自主探索来获取自己的答案。结论虽因个体差异而多元,但语文探究并不奢望学生获得多少学术性成果,而在于探究的过程,这是探究的本质所在,在过程中学生养成了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爱质疑,善推敲,肯咀嚼。我想这些方法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探究需要方法,下面要说的是诗歌教学中常用的探究法。
  炼字法。《文心雕龙·炼字》云:“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古诗创作历来强调“练字”之功,看重一字之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教学中抓住诗歌的诗眼,借一斑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便于鉴赏古代诗歌。
  高考也非常重视炼字妙处的考查。如2003全国高考卷,《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联中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从另一角度考炼字。另一年高考卷问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好在哪?近年这种角度的考查题非常多,因此,抓诗眼,推敲字词用法妙处的“炼字法"不失为进行诗歌探究法教学的好方法。
  补白法。利用诗歌创作的凝练性、跳跃性的特点进行补白的训练。创作诗歌离不开想象,阅读和欣赏诗歌更需要借助于想象来填补艺术空白。每遇上一些写景优美而又简练概括的诗句,我都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细节“补白”的训练,让学生把概括性的描述转换成具体形象的景物或场景画面。在教读《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时,我较多地运用了诵读感受和指导想象“补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我先让学生反复吟诵,然后再设想自己是诗人,病中听闻好友被贬,有哪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教读宋词《雨霖铃》,我要求学生用三四百字描绘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画面;教读词《扬州慢》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词意想像出诗人杜牧描写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繁华场景,并且找来相应的唐诗宋词让他们比较揣摩,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较法。比较法关键在选好比较的角度,如主题比较、题材比较、表现手法比较等,这里仅举一例。如表现手法方面,李煜的“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亡国之愁为绵绵不决的春水向东流,非常形象。这种化无形之情为有形之物的手法在诗词中非常常见。这时可让学生探究写愁比较形象的诗句还有哪些,并一一比较各自的特点。经探究,学生举出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写愁之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愁之长;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愁之广;“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写愁之乱;“此情无计可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愁之深;“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愁之远。
  
  单位:浙江乐清市白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