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合理排列句序的方法

作者:刘爱华




  “句与句衔接起来一定有必然的道理”(叶圣陶),几句话组织起来成为一段话,这里头有个秩序,“这个秩序上人类从生活经验中不断体会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秩序,就能熟练地解答句序排列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两道高考题: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问题。考察一下语言形式,不难发现①和⑤应排在一起,且⑤中有关联词“则”字,是承①而来的,因而⑤应排在①后,故可以排除A、B。再比较C、D,最大之异在于③和⑥的顺序。③提问题,⑥为解答,且前后衔接,故应排在一起,且③在⑥的前面,这就可以排除C。所以答案选D。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综观各个句子,很容易确定④排在最前面;①和②都有表空间的词语“在南坡”“在北坡”,两者前后顺序似乎不明显,但分析一下④句的末尾“草原带和森林带”,可知先讲草原后讲森林,这样就能确定②在①前;同样方法,也能确定③在⑤前;③句开头“在……杉林下”与①句末尾“棵棵巨杉……”相照应,故③排在①后;正确答案应为④②①③⑤。
  由此看来,调整语段或句子的语序,一定要把握词语中透视的语序信息,句子的组合一般有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句子中有些词语能够体现这些顺序:
  ①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
  ②体现空间顺序的词语,其顺序可以是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主后次、先远后近等,也可以是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先近后远等,一般可结合其它信息确定空间顺序;
  ③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如近指代词“这(些)”、远指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等;
  ④体现句意层次的过渡语,这些过渡语往往既承接上句,又连接下句;
  ⑤表意相近或相反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体现了句子之间前后的衔接和结构上的互相照应;
  ⑥体现心理、逻辑顺序的词语,如关联词语能表现句子之间的前后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等;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下面再举一例说明。
  调整语序,使文章连贯
  ①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③黄金象征着财富,④人一切都可以没有,⑤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⑥惟独不能失去希望。⑦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从关联词语上看,④⑥应排在一起,属于转折关系;③和⑦也是转折关系;⑥句末尾“失去希望”与②句开头“失去希望”相照应,所以②在⑥后;①句代词“它”指代“希望”,所以①放在⑤后;综合起来看⑤①与④⑥②两组话题中心集中,紧凑,应排在一起,而⑤①④⑥②与③⑦又呈递进关系,因而最后的排列顺序是③⑦⑤①④⑥②。
  由以上一例可以看出句序排列的思路是:根据语言外部信息如代词、关联词、上下句首尾衔接词等对语句进行两两归类,最后综合考察,确定排列顺序。
  当然语序排列还有其他方法,比如根据相同或相近的句式;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等。
  
  单位:江苏兴化周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