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

作者:申 荣




  从心理学角度看,概括是指人们感知事物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抽象、综合,将其本质、非本质属性归结为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对知识的运用就不能开阖自如。可见,概括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的低下,影响了语文整体成绩的提高。所以,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对所学的内容形成完整而规范的知识体系。学习之后,及时地总结归纳,能够让学生知道议论文遵循“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复杂的记叙文仍有“线索联缀全篇”的特点,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主旋律,阅读小说要抓住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形象的把握,戏剧欣赏要突出分析戏剧矛盾。
  现在我们所用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所表现的主旨有相同或相近之处,却分布在各个单元中,在学完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有一定共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概括,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虽然这三篇文章体例不同,作者所处的时代不一,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结论也各有千秋:《过秦论》指出秦王朝“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以希望汉武帝施行仁政;《六国论》开门见山地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最后指出若北宋王朝“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阿房宫赋》则指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来针砭唐王朝最高当权者的奢靡之风,希望唐王朝能以史为鉴,否则会“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但它们都又异曲同工:借古讽今,以史纳谏。通过归纳,既能让学生熟知三篇文章相同的主旨,又能让学生熟悉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体例、不同的语言风格,更好地把握古代论说文的特点。
  这样,对所学文章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一单元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把书读薄,再让学生从薄回归到厚,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自然就可以顺利实现。
  
  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事物的本质往往会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学尤其突出。所以要想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概括,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茅盾先生写于1942年的《风景谈》,为表现“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的主题,通过六幅风景、生活画面来表现。怎样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抓住这一主旨?如果抓住文章中议论抒情的段落,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强调“风景+人类活动=真正的风景”,最后点明主旨,学生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能得到锻炼。如果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选取其中两三幅风景制成图画,隐去原文中的人物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画内容,然后再与原文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与原文描绘存在的差距。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文章的“神”。这样,文章的主题就自然而然地摆在学生面前。
  学生们在阅读、分析、比较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就能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
  
  三、培养学生生活概括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不可忽视对生活知识的概括。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是写作的源泉。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人和事,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从而去体会课内所学的人物形象特征。这样学生分析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作品,又能在体会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时丰富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出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从中找出规律,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概括,把琐碎而不系统的知识点经过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相信在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内容,一定可以做到熟稔有度,开阖自如。
  
  单位:江苏海安农业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