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背读教学刍议

作者:鲁玲芬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叶老也曾说:“白话与文言都是语文,要亲切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都必须花一番工夫去吟诵。”诵读是文化积淀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主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离不开背诵。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对课文的读背却不尽如人意。
  其一是朗诵不到位。我们不妨在语文早读课时去校园考察一番,学生是在有感情地朗诵呢,还是在一窝蜂地“狂”读那些要背和必须熟读的文章?再看看他们的神情,才下眉头,但不上心头;闭目念经,却耳听八方。一节早读课下来,学生既读得分不清东西南北,又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文字被消化吸收了,有的虽记住了也只是现在进行时。或者一开始读还有点激情,可读到后来声音就越来越轻,仿佛电量不足,这时候,学生的口也干了,心也累了,只能说是对背诵浑身没劲了。课堂上的书声还算琅琅,但学生的表情仍显呆板,拖腔唱调,倘若叫某个同学站起来朗读,往往声若蚊蝇,结结巴巴,一篇美文被硬生生扯得支离破碎。一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二是背诵不自觉。早读课看似很热闹,却又如窗外的麻雀声,叽叽喳喳,混乱一片。而这似乎又是念给老师听的,一旦老师转身离开,恐怕有些同学就要赶做其他作业甚至互相交谈。作为老师,总不能与学生形影不离,朝夕相处。于是,只能“蛮干”,采取“高压政策”,规定一篇课文背出的截止日期,可又有什么用呢,有些惰性强一点的学生还照样不背,看你能把他怎样。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好背水一战,利用课外时间把还未完成任务的学生一个个叫到办公室来背,但效果甚微,学生今天给老师背出了,过不了几天,又还给了老师。老师教的苦,学生学的也不轻松。还是一句话,事倍功半。
  虽然以上现象只局限于我个人眼中所见,但至少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能对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事情重新审视。我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一方面,学生的朗读兴趣没有被激起,全当背诵课文是一件苦差事,重任务,缺少动力。雅斯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动力全无,又何谈“乐学”的教学原理。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停止“牛拉车”的现象,给车加油,让车自己发动起来奔跑。
  另一方面,学生的记忆效率不高,教师还需在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的方法上下工夫。我们老师尽心尽力的让学生扯天扯地地读,换来的却是学生昙花一现式的记忆,甚至使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背读教学中的悲哀与无奈。其实“一个人在短时间内面对着大量信息时,只有那些注意力指向的对象才可能进入记忆,而且只有那些被复述过的内容才可能保留足够长的时间使得长时记忆程序得以完成”。同时,“记忆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和无足轻重的活动,而是一种积极的和主动的追求”。“疯狂英语”的学法当然可以引用到语文学习上来,而且也已有人提出了这种观点,但“疯狂英语”不是提倡死记硬背,不是让学生机械反复地狂读。其亦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以极大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注意语音学习中去,以致练到疯狂,练到忘我,练到如痴如醉,同时也讲究朗读形式活泼多样,使读者读的快乐,读的轻松,而不是味同嚼蜡。当然,我们老师也不忘给学生进行背诵指导,并且方法也多种多样,各有千秋。例如:“找线索,理脉络;理解透,明义理;画脑图,想画意;寻规律,抓对比”等等,但我觉得这些方法好像多多少少有点牵强板滞,不太自然。它们似乎更适用于背记政治历史课的知识点,而不是背诵极富感性的文学。
  因此,要醉翁之意尽在酒,还需于山水之中寄醇意。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能引起人的感动,这也说明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认同。音乐就是其中一种,而文学又何尝不具有音乐美。尤其是诗歌,“诗歌语言本身是声形并重的文字,中国的诗歌,从它的雏形起,便是与音乐相关的有声艺术”。从诗经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无一不与韵律和节奏相伴随。无论是《诗经·秦风·蒹葭》中幽怨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是宋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从古唱到今,代代相传。这也正说明文学与音乐融合的魅力所在。眼下学生多喜欢流行歌曲,百听不厌,一篇歌词唱了几遍便能记住,唱他一两个月便是一千年以后仍可脱口而出。
  所以,我们不妨照样画葫芦,来个投其所好。因此我想何不把语文背读教学与音乐教学进行整合,对此,我认为可以走“三步曲”的路子,即“听”、“吟”、“唱”。
  听,必须用心听,引导学生成为作者的知音。大家应该知道《列子·汤问》中有个琴音相知的传说,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很能听音,伯牙每谈一曲,钟子期就可准确地描绘出琴曲的意境。在当前语文的朗读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把学生培养成接近钟子期式的人物,让“高山流水”成为语文教学的靡靡之音,让醉翁之意尽在酒。一代才女蔡文姬初学琴时,其父蔡邕所教的第一步就是辨音,因为听懂琴声,才能弹好琴。同样道理,学生只有听懂“心声”,才能以心换心,全身心的投入。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外,学生听了文本之后,应该能道出所以然来,能掌握文本中一定的情感信息,这是测量倾听效果的方式。也许有人会认为文本的情感信息不是固定的,它往往存在许多空白点,即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处,所以事实应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纵然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也一定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卡西莫多。因此大致的范围还是框定的,学生尽可以在这张图纸上任意挥洒。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好倾听的客观条件,那就是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做好示范性朗读,因为这些朗读往往比较标准。范读时尽量做到配乐,所配的乐曲要吻合文本的时代色彩与情感基调,创设相应的氛围。再者,教师在学生朗诵前应先作一次“导吟”,并且基本上能读出文本的音节韵律,能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也能投入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文章确实值得朗读,便会自觉地去模仿。同时,老师还须在课文的停顿、重音、语气、语速、声调、节奏以及情感趋向等方面进行适当地指导与纠正,以此加强学生对文本的韵律和情感印象,拉近与高山流水的距离。
  倾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准确到位的朗诵,在学生把握好文本的韵律与情感之后,即可让学生自己吟诵。“没有朗读,就没有文学作品的鉴赏。”读,可以“让我们接近语文的真山真水真性情”。学生吟诵仍离不开背景音乐,这样做的好处有二:其一,能较快地激发起学生的朗诵兴趣;其二,有助于学生完全卸下腼腆情绪放开心胸朗诵。此外,除个人朗诵外,集体朗诵应齐声读,而不是大杂烩式自由朗读。因为后者很容易出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况,也许有人会说集体齐读也会有“滥竽充数”的现象,但齐读比自由诵读会少出现以上的情况,甚至没有。因为齐读有一种号召力,一种凝聚力,一种震撼力。人心大都向众的,想标新立异、脱离群体的人毕竟少数。而自由朗读却像一盘散沙,任你怎么捏,也揉不到一块。因此,在语文的朗读教学中,要尽量避免那种放牧式的教学方法。
  在此应该指出的是,在“倾听”和“吟诵”这两个环节中,不必时刻向学生提醒“背诵”这个目标,这样只能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欲速则不达。其实,朗读是背诵的前提,学生如果走好了前面两步,那背诵也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第三步,唱,它适用于记忆诗歌类文本。诗歌虽有古今中外之分,但大多可谱现代曲调而唱。因为我们的学生可以听古典和外国的音乐,但不适合甚至不喜欢唱之。这是时空差异性所导致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隔阂。而且纵然是现代乐曲也最好选时下流行并且能引人产生共鸣的那些。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可以配上周杰伦的《东风破》,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以用屠洪刚的《霸王别姬》传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拿《我不想说》这首曲子来演绎等等。
  此外,唱,只适合在音乐课上开展,同时需要音乐老师的配合。因为语文诵读教学与音乐教学的结合虽然弥补了前者的不足,“给师生鉴赏诗歌打开了又一扇窗口,而且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整合性,是诗歌开放性教学的有益尝试。”但这种尝试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使学生把语文课和音乐课混淆而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因为语文课毕竟是以学习语文知识为主的,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平台,而不是娱乐的舞台。而音乐只是起了桥梁的作用,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背读兴趣,帮助学生较快地走入文本中,从而达到“醉翁之意尽在酒”的教学效果。
  生活即语文,用心生活,用心教学,语文这桌酒宴,不愁学生不醉。
  
  单位:浙江余姚市阳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