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作者:傅雪丽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初中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地强化了诵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诵读,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常常借助诵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为:
  
  一、诵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诵读,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应切实地加强训练。放声诵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另外,诵读还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二、诵读能培养学生美的思想道德情操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学习《行道树》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让学生理解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精神。让他们在诵读中把握行道树为了神圣的事业甘愿自我牺牲,承受寂寞孤独、痛苦的深沉的自豪与幸福。在反复诵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怀。这样的诵读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来得轻松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三、诵读能让学生更直接享受审美乐趣
  
  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诗文亦是如此。学生通过恰当地朗读,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中感受到文章的精美之处。如在教学古诗文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缠绵,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清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以及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反复地诵读比起老师的分析更形象,更直观,可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文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美学感受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
  同样在教学现代文时也需反复诵读领略作品中的美,如在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诗歌所描绘的形象画面:晴朗的夜空,天河清浅如一湾溪水,牛郎织女在天街上闲游,似幻似真,使我们追随作者的想象一起去遨游仙境,感受到诗人的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
  是啊,只有反复诵读,才体会到文学作品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的美妙。
  
  四、诵读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地诵读积累增强了我们的语文功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脱口成章,这是诵读积累的结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发现,只要是反复诵读过的精辟美句,在学生的作文中会自然地恰当地被引用,如有一学生在随笔中抒写自己的心境时就恰如其分借用了《行道树》里的“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如读了《未选择的路》学生就自行模仿写了“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一条通向金山/——大家都这么说/而另一条/我也不知它伸向何处/——大家都不愿走它/我却踏上了它/也许有人不理解我的举动/或者还会说我傻/但我的目标仅仅是走下去/而我的行动绝不会因此而停止”等等,诵读激发起的自我模仿创作的兴趣,是任何阻力都遏止不了的。
  总之,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单位:浙江诸暨市店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