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作文结尾方法初探

作者:马有国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鼎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中学生作文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中学生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结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②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文章的延宕部分统统捅破,把该留下空白的人物和事件交待的过于直白,该“藏”的未“藏”,该“白”的过“白”。③空喊口号。在结尾处大喊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往往超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的“度”,这种结尾大煞主题。针对上述毛病,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探讨出如下几种技巧以供参考。
  第一种:卒章显志式,又称“画龙点睛式”。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如《白杨礼赞》的结尾写道:“我要高度赞美白杨树!”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如《记一辆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第二种,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与开头相呼应,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度赞美白杨树!”同时,这种结尾方式需要注意这么儿点:①结尾必须保证是与文章主题一致的相关内容。②在适用这种照应句时切忌同类词语的简单照应或同一词语的简单重复。尤其是在照应句是抒情性语句要注意感情抒发的“度”,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要恰到好处。
  第三种是比喻结尾式。比喻可使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通俗易懂,更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明喻结尾式、暗喻结尾式和借喻结尾式等几种方式,其中暗喻结尾式和借喻结尾式通常在诗歌、抒情性散文等节奏性比较鲜明的文段中出现,可以减少文章的字数,增强文章的跳跃性,明喻式的结尾则适应大多数作品;如《善待自己》:“朋友,生命可贵,青春难再,成长不易,请善待每一天,让生命之树缀满香甜的果实,让成长的路上开满艳丽的鲜花!”
  第四种是排比结尾式。几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可增强气势,提高表达效果。如《快乐的56人世界》:“阳光依然柔和,白云依然柔和,白云依然游荡,56颗心不愿离开这片快乐王国,因为我们流连于那开满山花的山坡,流连于那片柔软的照地,流连于那自砌的升腾着炊烟的火炉,流连于阳光下的珍珠泉水。啊,多么轻松的秋游,那属于我们56人的世界!像例子中所举出的“山坡、草地、火炉、珍珠泉水”,都是作为排比的中心词素出现的。这种方式尤其要注意博喻的运用。
  第五种是对照结尾式。在结尾通过一组相对或相反的人和事的比较,可旗帜鲜明地将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在使用这种方式时要特别注意与首尾呼应式相区别,实际上对照结尾式是一种“小呼应”,将相反相对的词语句段放到一起进行比照。而在首尾呼应式中则不讲究句意,文意的对称性,而对照结尾式则往往采用感情色彩非常浓厚的词段对照取得“夸张性”效果,引起读者更强烈的共鸣。
  第六种是抒情议论式结尾。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使用这种方式时要特别注意抒情议论的“度”,防止矫揉造作;抒情议论的语句不要过多,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出现“本末倒置”。如《珍惜时间》是这样结尾的:‘抹’、‘现在’、‘过去’是肘间的步伐;‘未来’犹豫地接近;‘现在’快如飞箭地消失;‘过去’永远地停止。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长河里,人生仅仅是微小的波浪,珍惜时间吧,它是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第七种是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句和著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这种结尾方式是我们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也最常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名言时要注意与文意的一致,否则就会闹出笑话,使名言失去其固有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影响表达效果,削弱说服力。
  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结尾篇篇各异,但依然有章可循。以上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好的结尾往往是在学生平时扎实训练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相关方式,考场充分发挥的结果,切忌生搬硬套。
  
  单位:湖北郧县黄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