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加强作文训练的几点做法

作者:翟国民




  一、系统讲授写作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认识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进一种文体训练之前系统地讲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用来指导写作。首先,我向学生讲清作文应具有的要素:中心、材料、结构、语言、表现技法等知识,使学生对每一篇文章有个整体印象。其次,从局部来讲,我结合每次作文训练的具体文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讲授和指导。例如:该类文体的特点,写作技巧;如何审题、立意、组材、选材、谋篇、布局之类;如何点面结合,如何开头、过渡、结尾、点题等。学生经过这样反复的认识过程,在作文时就会有章可依,胸有成竹,就会下意识地勾画出文章的大体轮廓。
  系统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应少而精,不要无形中给学生造成条条框框的限制,以免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束缚,写作训练显得束手束脚,扩展不开思路。
  
  二、充分利用教材范文教好每一节课,示范文法
  
  上好作文课应遵循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讲读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作文范例,启示学生学会“怎么写”。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在讲析课文时把作文指导和作文讲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就有意识地分散到具体课文的评析中去解决。例如,讲析《散步》、《羚羊木雕》的选材,解决学生选材上的缺陷。用《社戏》评析学生在组材方面的缺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顺序的记事写景抒情,学习《孔乙己》、《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等等,并请一部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体会和收获。这样,学生从优秀课文中学习了文法,解决了作文中“怎么写”的难题。
  
  三、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精选时文示范写法
  
  《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作文成功之路》,这些都是老师或学生的手头资料。我就精选刻印一些好的时文,作为范文同学生们一起精心阅读,并就文章的构思、立意、选材、组材、行文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分析。这样学生就能从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弥补了“只学课本”知识面不广的缺憾,学生学习起来,比学课文兴趣浓,效果更好。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种做法是以相似性或一致性为前提的,每次精选时文,都力求和每次作文训练的某些要求相一致,在该次作文训练之前完成,目的是给学生树立榜样,提供参考资料。即使有些学生仿写,我们也不要过多指责,应肯定他们在仿写中的进步。
  
  四、利用学生中的佳作示范写法
  
  因为利用学生中的佳作示范写法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也很容易把握住学生写作中的“脉搏”。我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选择一些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写的比较成功的文章,利用这些来自学生中的材料进行朗读,然后交给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讲评其成功之处,指出其中的失误,这样学生从身边就学到了写作的有关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好强心和写作的兴趣,形成了一种比赛写作,争相被朗读示教的良好氛围。另外对学生中的佳作,不但讲评中给予充分的肯定,我还鼓励他们大胆向报刊投稿,让他们的劳动结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但要注意,不能利用学生中的失败作文进行反面示教,以免使学生丧失写作的自信心。
  
  五、充分利用教师下水文示教
  
  叶圣陶先生在60年代初首倡“教师下水文”。他说:“教师要教好作文……尤其重要的,教师自己有丰富的作文经验,深知其中甘苦。”我在作文教学中每次必写“下水文”,让学生体会学习,有时故意带有某方面的缺点,以引起学生的警戒。写下水文其目的是为了体会作文的甘苦,实际解决学生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例如有个学生写《暑假中的一天》,开头说这一天天气很好,他一大早就起来,先到户外做了早操……这样不厌其烦,不分主次地记叙了一天中的生活,就写成了流水帐,针对类似情况,我就写了有关这方面的下水文读给同学听,并结合要求分析指导,学生克服了流水帐的毛病,写的就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了。
  
  单位:江苏江阴市利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