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作文教学与铸塑人格

作者:王兴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作文教学重语言、轻文化,重技巧、轻人格的培养,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思想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长期的个性钳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
  教育中一个很本质的东西就是建构高尚的人格大厦。它不仅催生人的“理性觉醒”,也催生人的“良知自觉”。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教学长期走在“泛政治化”的故道上,就是忽视了人格中最为重要而又美好的因素,诸如体恤、亲和、善良、仁慈、同情、怜悯、友爱、互助、和谐、共处等等。学生作文中闪烁着如此这般的清辉时,他们的心府就受到一次沐浴,人格就获得一次冶炼。如何在激扬文字中铸塑学生的人格呢?笔者认为应从下列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敞亮心扉,张扬个性。具体地说,就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写作的主体是学生,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显。作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以张扬个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爱护“我”、尊重“我”、张扬“我”,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和写作的自由,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用自己的思想去体味人生,用自己的抒写去提升人格,使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关注生活,开放写作时空。新课标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要求我们的写作要跳出封闭的小圈子,让写作参与生活,改变以往写作与生活脱离,写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情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扑向生活的“百草园”,鼓励大家关注校园、关注家庭、关注社会。新课标指出:“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并善于从中发现写作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美好人物与事物,发现严峻现实中尴尬、丑恶、阴暗的现象,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努力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到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割断了学生生活的脉搏,隔膜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情,钝化了学生思考生活的思维“触角”。我们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与语文的关系、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使他们自觉地关注现实,关注丰富多彩,复杂严峻的社会。作文回归生活,不仅让学生有了写作之泉,同时也让学生有了人格自我濯亮之泉。
  第三,确立“真诚”为作文的第一标准。真情实感,是文章鲜活的生命。《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显个性、出新意。作文绝不是无病呻吟,东施效颦。好的文章必然是真情四溢,天下美文,美在至诚!可事实上,我们许多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缺少真情实感,缺乏激情的投入,很难想象,一篇连自己也感动不了的文章能打动别人。综观历代文论,从《易》的“修辞立其诚”,《论语》的“诗言志”,直到鲁迅的“渊邃人之性情,崇大人之好尚”,巴金的“掏出自己的心”,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诚”字。所以,“以我手写我口”,心口如一,人文协和,这是一条返璞归真的作文成功之路。纵容学生毫无热情地编造假话,就会造成学生的“假面人格”。所以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实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作品中蕴涵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情感永远伴随着有血有肉的生命,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令人荡气回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了千古羁旅之思,令人感慨万千;朱自清的《背影》道出了父子情深,令人热泪盈眶;这些作品无一不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无一不浸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感情真挚的作文,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性和健康人格的过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资源,发挥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铸塑健康人格的独特优势。在新时期,作文教学不能只重知识或形式,更要注重人文性的内容,坚持用课文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不仅使人掌握“何以为生”的生存方式,而且追寻“生以为何”的价值定位。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返璞归真,以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和谐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实现课程改革的远大目标。
  
  单位:江苏海安县城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