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如何创设话题课堂

作者:李 琳




  新课标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因而它对学生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更深更广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因而新课标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在新课改下,创设新型课堂,“话题”课堂是必不可少的。
  话题,即确定谈话的中心,教师要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点,把问题设计成开放性的话题去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堂中以话题为主线,创设话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对话、交流的过程。
  创设话题课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话题”设计的开放性和导向性。
  施教者必须首先了解课本,了解学生。选取的“话题”要找准切入点,既不可难度太大,也不可难度太低,既不可范围太宽,又不可范围太窄。既是话题,必然有规定材料,必然有话题提示和思维、情感、道德的导向,因而“话题的设计”既要有开放性,又要有导向性。如老舍《我的母亲》中,设计成“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的哪些性格?这对‘我’有何影响?”这样的问题就限制了学生的思路,若把这些问题变成“感受母爱,感受老舍眼中的母爱”学生就可既从自身的角度挖掘母爱,又可从老舍的角度理解母爱,达到情感的共鸣,导向性强,也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
  第二、以“话题”激活“问题”。
  “话题”因其开放性和导向性,使得学生探究的过程离不开一个个实际的问题。因而话题是不能脱离问题而存在的。教学中,教师确定一个内涵丰富而紧扣教学内容的话题,学生根据“话题”内容确定讨论的具体问题,学习的角度。这样既兼顾了知识的系统性灵活性,又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的发展,师生互动。
  这样,“话题”分割成若干“问题”,化大为小。“问题”围绕着“话题”,以小见大。“话题”是纲是主干,“问题”是分支是枝叶。例如:授课《阿Q正传》可设计话题:“阿Q的‘不幸’与‘不争。’”同学依据此话题生成多个问题——阿Q的处境怎样?人们如何对待阿Q?阿Q如何对待生活?阿Q的性格是什么等,学生就可在话题中生成问题,在问题中寻求解答,在解答中自主学习,在自主中锻炼能力。
  第三、建立互动合作小组。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多边活动。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说,一个不容忽视的优越性就在于学习集体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好的活动小组,是“话题”课堂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能促进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能更好地沟通、交流、合作,并进行优化整合。因而建立活动小组,必须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
  第四、强化课堂过程管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学生有着自己的知识背景、理解分析的方式、情感价值取向,在分析问题时总是带着已有的经验去构建知识,获得感悟。此时,教师不能仅仅只做一个策划者,而是要深入到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引导。例如:对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重组、深入;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进行管理;对学生偏离教学内容的小意外插曲进行调整等。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体进程,强化过程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过程管理中及时有效地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机制应是多元化的。如内容上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肯定,《五猖会》中当学生肯定父亲“严教”,否定“父亲为代表的封建教育压抑孩子身心发展”时,教师应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如形式上可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小组”“最出色问题”等精神鼓励奖,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五、教师主导定位,关注整体。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是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者,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主导者,因而课堂教学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是要关注整体而非局部。要关注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要关注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把语文“听、说、读、写”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知识点难易不同,课堂教学不能一刀切,完全排斥传统。该启发的还应启发,该发问的还应发问,该话题引导的应话题引导。
  新型话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启动阶段:创设话题情境;联动阶段:化大为小,生成问题;能动阶段: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创新阶段:优化组合、化为知识为能力。过程运用方式:互动、合作。辅助手段:媒体、评价。
  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构建以话题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单位:广东佛山顺德清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