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艳艳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主要取决于他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素养。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注意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叶圣陶在谈到语感问题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见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之前,如果能在春天里组织学生到田野去玩一玩,让他们亲眼看一看小草是如何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让他们也尽情地在草地上坐一坐,躺一躺,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赛跑,捉捉迷藏;让他们再看一看春天里的花,春天里的人,他们便会对春天产生一种深切的感受。这时再让学生去学习《春》这一课,在阅读中他们的头脑里自然会唤起丰富的春天的表象,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相融合,而表象所积淀着的强烈的感受也自然会被诱发出来,与作者的感受相融合,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可见,对作品内容的感知能力,归根到底是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积累越丰富,阅读时的感知也就越敏锐,感受的程度也就越强。
  第二,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联系生活经验去认真体会。一种是联系他们直接的生活经验。例如杨朔在《茶花赋》中描写他久在异国他乡一回到祖国后的心情时写道: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
  这里的“醉”字,是作者的感情波涛引向高峰的一个关键词。特级教师于漪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醉”的心情,提问学生:“醉”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里的“醉”?有的学生回答:“像喝了葡萄酒一样醉了。”有的学生回答:“心剧烈地跳动,激动万分。”有的回答:“心旷神怡,沉醉”等等。学生的这些回答,就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醉”的具体体会和感受。然后老师归纳说:“‘醉’字是传神之笔,二月的云南,花红水绿,春意盎然。作者离开了畸形发展的别国,踏上春光明媚的本土,因此心醉了,像喝了葡萄美酒一样,感到甜美、欣喜、兴奋和陶醉。”“醉”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内容丰富,倾注了作者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满腔爱。在异国他乡的思念,归国的喜悦,旅途中的急切,踏上国土的激动等等感情均得到充分的表现。所以“醉”字用得绝妙,在气势上牵动全篇。经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和讲解,学生对“醉”字所表现的丰富内容和情感,就有了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另一种是联系他们间接的知识经验。例如于漪老师讲《茶花赋》,为了让学生体会画家的那番话:“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她说:“如果画雄伟奇丽的黄山,那么庐山呢?”这时学生齐背了苏轼诗《题西林壁》,她又说:“如果画庐山瀑布和水呢?”这时学生齐背了李白诗《望庐山瀑布》。她又说:“那杭州的西子湖呢?”这时学生又齐背了苏轼诗《饮湖上,初晴雨后》。学生通过背诵这些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也就真正体会到像于漪所讲的“祖国的风光无限好,太丰富,太多彩了,真是调尽五颜六色,也难绘出祖国的面貌的一二。”在讲到这篇课文中的“水瘦山寒”时,她问学生:“那‘水瘦山寒’是什么意思呢?用朱自清先生《春》中的词句说其反义。”学生答:“《春》中说‘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水瘦山寒’就是说水枯了,山被冰住了。”于漪老师的这些方法,都在于引导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道经验来体会文中词句的意见和情味。
  第三,要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去领会更深层的含义。作品中有些词语意思含蓄或富有哲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而有一些词语看似平常却表现力很强,最容易被学生所疏忽,更需要引导他们去从中体味。例如茹志鹃的《百合花》中有一段描写“我和小通讯员”的对话,其中有两句是:
  “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小通讯员在回答时没有先说自己的爹,而是先说他自己的娘,这不单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从这句话可以想象到,在家里,是娘对他的生活各方面表现得最亲,他也最亲他娘,而出来参加了革命,第一个最想念的是自己的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这样特殊的感情,从答话中看到这个小通讯员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脱离稚气的小青年。
  我们再看一下于漪老师是如何讲《春》中“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一句的:
  师:“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红”字用得好,为什么?我们可以从比较当中来理解这个词,冬天的太阳怎么样?(学生低声议论)
  生(部分):白的。(有的学生回答:“黄的”。师生笑)
  师:冬天太阳是白的,春天的太阳是红的?这个“红”是不是就是写颜色呢?学生举手,老师请一位学生回答)。
  生:冬天的太阳没有温暖。“红”不仅写太阳的颜色,也写了太阳的温暖。
  师:冬天的太阳没有温度?
  生:(集体)比较弱
  师:那么春天的太阳呢?
  生:(集体)春光明媚
  师:对,明媚,就红起来了,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从“红”字表面意义去深入领会到春光明媚,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一更深层的意义。
  
  单位:湖北黄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