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我国双语教育现状初探

作者:方 莹




  我国实施双语教学就是要用英语作为部分课程的教学语言。但是,哪些课程适合双语教学,哪些课程又不宜呢?这就涉及到双语教学的切入点问题。目前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是,首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育。这种选择的理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而且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而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涉及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语讲授比较困难。在我国当前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理科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尝试双语教学的较多,但文科课程如历史等科目也有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虽然实践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就各门课程如何切入尚无定论。有的教师从练习入手,有的首推英文原版教材,有人首先教学生专业词汇,也有人更关注学生语言方面的参与,强调学生用英文发言、表演等。笔者认为,虽然具体的教学过程因人而异,但语言的习得还是遵循一定规律的。鉴于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语言本身,遵从客观规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应该能使双语教学事半功倍的。
  其他如双语教材问题、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双语教育的推广阶段和范围问题等也都是我国客观存在、有待从理论上得到支持和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我国双语教学的实践
  
  从90年代的初步实验到如今的逐步推广,双语教学实践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山东省从90年代中期开始招收小学双语教学实验班,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为双语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培训双语教师,既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又对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随后逐步增加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课程,如艺术、数学、科学等,同时开设一些活动课程与隐形课程,扩大学生的英语环境等。经过整个小学阶段,实验取得成功,实验班学生不仅英语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班,而且其他学科像语文、数学、科学等均略胜一筹。
  上海于2001年开始启动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实验学校已经由最初的8所发展到260所,双语教师由原来的50人发展到2500人,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由5000人发展到5.5万人,双语教学的发展势头迅猛。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试验指导工作组提供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双语教学实验小学40%以上的毕业生英语能力达到1997年初二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双语教学实验中学中30%的初二学生英语水平达到1997年高一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
  苏州市经批准的双语教育实验学校到去年年底已有60多所,开设的双语实验小班正在以每年15%的比例递增,而根据苏州市双语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07年全市要有30%的中小学校步入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行列。
  广东则试行在部分高中进行非学科全英语授课,并在初中、高中毕业考试中增加口试。例如广州市培正中学即将在高一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四科正式铺开双语教学,选用双语教材,由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师队伍任教。而历史、体育等其他学科的一些老师了解情况后,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也纷纷制作英语教学教案,尝试双语教学。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用英语教学的课程,用英文原版教材,并聘请外教授课。
  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涌入双语教育的大潮当中。在双语教学没有从理论上得到充分论证,而且国外对自己的双语教育实践褒贬不一的情况下我们急切地开始了自己的教育实践,势必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部分学校取得的一些成绩而盲目地大范围推广或对其他条件不同的学校做硬性要求,现在就下结论未免为时过早。双语教育有待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们从更深入的实践中做进一步的研究。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