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开启学生说的心闸

作者:朱 军




  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一文中指出:说话训练是启开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口语表达与思维密不可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理应竭尽全力,创造人人参与的局面,让学生思维活跃,有话可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促思砺智。
  
  一、投石激浪、引发兴趣
  
  罗素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激发得越激烈,就越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智力潜力。请看一个典型课例。在教白居易诗《卖炭翁》快近尾声时,教师话题一转又抛出一个问题:牛头上充当木炭价钱的“红绡”和“白绫”是谁系上去的?这一问,有如飞石投水,浪起千层,学生们议论纷纷,思维的涟漪到处荡漾。生1:是卖炭翁系上去的,那是卖炭翁在向人们控诉,控诉黄衣使者白衫儿的霸道。生2:不对,那是黄衣使者白衫儿系上去的。生3:对,那是黄衣使者白衫儿的横行霸道,这就是说你卖炭翁不同意也得同意。不言而喻,教师精巧的设问,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辩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相机点拨、标新立异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责任正是要发现、强化这种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正是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在授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一学生带着惶恐的神色举起手来:课文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小说写的内容却是菲力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是否离题,能否将课文题目换成《我的父母菲力普夫妇》呢?问题棘手,似乎非教师点拨不可了,但我还是想静观其变,再听听同学们的意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生1:我想《我的叔叔于勒》肯定是篇好小说,说它偏离题目是不公正的,诚然于勒出场不多,但我们对于勒的经历、品质、道德行为都是从小说中了解的,这不能说小说没有描写于勒,至于小说重点写菲力普夫妇,那是由小说的中心思想决定的。生2:我看能不能把于勒比作一个演出的舞台,而菲力普夫妇是在舞台演出的两个演员,一出剧的演出离不开演员,而演员演出离不开舞台,描写菲力普夫妇的前后变化,如果离开了于勒境况的变化,情节就无法展开,由此看来,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篇不可辩驳的名作,且恰恰表现了文学巨匠莫泊桑独巨匠心。
  
  三、巧设曲问、促思砺智
  
  何谓曲问?顾名思义,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取得答案。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孩子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巧妙运用曲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学生心智。
  上述种种,并非泾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适时适地、恰到好处地开启学生说的心闸,真可谓达到了叶圣陶老先生所主张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单位:江苏浙江铜山县张集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