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古诗文背诵教学的三种类型

作者:段昌平




  温习背诵,一般而言第二天温习一次,第三天后,一周后,三周后,一学期结束各进行一次温习背诵。这样的温习,开始阶段可在课堂上进行,以促使学生养成习惯。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期与每周的背诵目标计划。采用各种手段,检查鞭策学生切实有效的背诵,不能流于形式。
  2.默写法。默写,是巩固复习背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提高素养,还是中、高考试,都离不开默写。很多时候学生能背诵却不能写或写错,这对考试来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情,因而应加强默写,有效温习巩固。教育心理研究表明:通过视觉记忆为25%,听觉为15%,同时利用听觉、视觉为65%,通过各种器官共同参与,记忆为80%—90%。默写即是调动各种器官参与活动的最佳识记,巩固背诵的好方法。
  3、激疑法。用疑问以激发背诵兴趣,达到温习巩固的方法。如杜甫的《登高》,是诗人50多岁时几经离乱,把重重悲愁凝聚在字词句中的一首诗。学生理解诗意后师问:“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4字,有人说包含了8层悲愁,同学们知道吗?(学生答不完整,教师补充明确:万里作客,一悲;经常作客,二悲;清秋作客,三悲;他乡作客,四悲;独自登台,五悲;远眺生情,六悲;带病登台,七悲;百年登台,八悲)。学生就会被这一语胜千言的高度凝炼的诗句所激起背诵激情,很快就能记牢全诗了。
  4.趣味法。通过一些活动,或创设特殊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之中,参与生动有趣活动而进行的温习巩固。如白居易《草》快结束时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回到家里谁愿把新学的《草》背给家里人听?(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好,那咱们先试试,谁先背给他哥哥听?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师:噢,这首诗我学过,是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说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噢,反正都有一个“白”字!(众笑) 我先背给你听,(背前三句后)最后一句是什么?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 师:谁愿背给奶奶听?(指一学生)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又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草》。师:草?那么多的花不写,干么写草哇?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生背全诗)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师:后两句我听懂了,你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不如像你呢?好,回去再背给家里人听。课堂教学游戏戏剧化,老师的潜台词,是根据检查的要求和角色的身份精心设计的,有趣而传神地进行了阅读、理解、想象、联想、背诵,尤其是枯燥乏味的背诵,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完成,这远不是一般复习巩固课所能比拟的。
  实践证明,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古诗词文的背诵教学。它不仅能不断地积攒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段昌平,男,1949年生,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