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多角度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作者:刘安红




  在作文构思的初始阶段,为打开思路,就要张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于古今中外,自天上人间自由驰骋。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言:“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用上想像和联想,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艺术形象,才能有更多的感情要表达,进而寻求最好的表达形式。
  语文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应重视过程与体验,强调教学随机性,主张目标动态性”,“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根据这新课程理念,我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开拓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扩写
  
  这是要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对温庭筠的《望江南》进行扩写,就要求学生依据原文,展开想像,想象当时的情景。也可以要求学生用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如:请用“蓝天、白云、草原、羊群”这四个词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还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扩展,如:“他上去擦黑板,不小心跌了一跤。”在原句基础上扩展句子,一百字左右。或可以用一个词为中心写一段话,如:请在“健康”、“美德”、“快乐”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这种用扩展法写片段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对某一事物展开想象。
  
  二、补说续写
  
  这是一种再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比如《芦花荡》——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喂——出来》——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我的叔叔于勒》——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三、仿写学用
  
  《星星变奏曲》——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芦花荡》——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
  
  四、赏文绘画
  
  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秋魂》等散文后,我引导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写景语句,并选取其中片断作画,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像,融合绘画技艺,分别画出了“温情的济南”、“雪后的济南”、“热情的海滨”、“流动的珍珠”、“秋实”、“秋风”、“秋色”等,不少画极有创意,其想象力与表现力让人赞叹。
  
  五、编写手机短信法
  
  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形式,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的娱乐手段,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先展示三五条信息,然后师生一起来归纳写短信的基本方法:由景产生情,由情幻化景;形式上多用“对仗”或“比喻”或“排比”,有时还要“押韵”,短小精悍,情意绵绵。最后给学生一个既定的情境,让学生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把这个情境表达出来,可以生活化地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习中开拓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老师与你们在一起,你可能想对老师说句心里话,请用编写短信的形式说吧。(学生展示信息)
  信息一:每当看到娇艳的鲜花,就想到您正是清新的绿叶,扶持着鲜花;每当看到灿烂的朝阳,就想到您正是柔美的晚霞,冀希于朝阳;每当看到飘逸的白云,就想到您正是宽广的蓝天,衬托了白云;老师,愿你永远快乐!
  信息二:我愿化作一杯清茶,滋润你发干的喉咙;我愿化作一支蜡烛,照亮你昏暗的书桌;我愿化作一株鲜花,追回你已逝的青春!
  
  六、猜测法
  
  提供文题并表明原属优秀作品,要求学生推测原作者的写作思路或在学习课文时,可让学生先别读课文,可根据题目猜内容,也可根据开头猜下面的情节等。就其目的而言,要求学生的思路与原作相同,这只是“诱饵”,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启学生的边缘思维才是最终目的。运用这种推测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五彩缤纷的构思取代了教师单一乏味的指导。学生也在广泛的构思交流中开启了自己的思维,拓宽了写作视野,培养了自己的想象能力。
  
  七、从歌词入手培养想象力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从耳熟能详的歌词入手体会,开拓想象力。如:结合周杰伦的《东风破》中“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的歌词引发出对中国文学表现情感和心境的方式与内涵的讲析,理解语言的条约和内涵,也体会语言用词空间所留给人的想象魅力。
  任何创作都需要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想象,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学中就更加需要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多角度、多手段的开发想象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富有个性,不枉未来栋梁。
  
  刘安红,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