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课堂教学中暗示术的激情作用

作者:李春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更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运用“暗示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心理活动的暗示环境,引发学生记忆潜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须强记的思维活动,变“苦学”为“乐学”。
  
  一、乘着音乐的翅膀,拨动情感的心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选取与教材语言、意境、基调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的音乐进行暗示,相信课堂效果就会倍增。“学生会很容易从音响的感知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和联想。”在不知不觉中、在旋律起伏、节奏顿挫的乐声暗示下,学生就会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台湾作家黄飞在《甜甜的泥土》一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对母爱的渴望。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层地体会到母爱的可贵,能够珍惜身边的母爱,我在学生谈完对课文的感受后,播放了一首《游子吟》。那殷殷的母爱,拳拳的爱子之心在哀婉抒情的音乐中、在稚嫩的童音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一曲未终,教室里已“唏嘘”一片。之后,对“母爱”的讨论更是感人肺腑。
  《晋书·律历》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善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地发挥音乐的暗示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既陶冶学生的情感,又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二、感悟真情的话语,点燃思维的火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
  时,应避免直接地口笔相授,填鸭灌汤。教师不妨运用适当的言语暗示,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无意识记忆,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擦起思维的火花。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一生坎坷多谪,政治上屡不得意,这使他变得郁闷、多愁。“情于中而发于外”,因此从他被贬期间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隐隐的凄怆悲凉的感情。在学习《小石潭记》时,为了能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这一点,我一开始没有讲课文,而是充满感情地讲述了柳宗元的经历。之后,在学习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句时,学生一下子联想到了作者的被贬官后的心情,一时间情景交融,学生便无师自通了。
  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用言语进行暗示,不仅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用己情去体会彼情,在情感碰撞中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三、交融目光的挚诚,聆听心灵的韵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真挚感情最直接地流露。在教学中,蕴涵着丰富信息的教师面孔常常是学生认读的“天书”。学生往往能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中获得他所要的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使用“目光暗示”,有意识地让自己的目光为教学服务。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的情感性,要求教师首先得感悟作品中蕴涵的感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时用充满不同情感的目光与学生进行诚挚的交流,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弹奏出心灵的韵律。学生也许会在老师喜悦的目光中,听到了《春》的脚步声;也许会在期待的眼神里,理解了“儿子”的愿望:希望《明天不封阳台》;又或许在惆怅的双眸中,读懂了游子的思乡情结,“羁旅”之苦。“真是抹不尽的乡思,挥不去的《乡愁》”……
  当然,课堂教学是进行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对于胆怯的学生,教师就要用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相信长期如此,学生定会打开心扉,师生之间就会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
  
  四、意会简约的动作,共鸣薄发的情理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有力而得体的动作,如画龙点睛,会使师生之间的交流顿时生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妨运用恰当的“动作暗示”,以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情感。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爱国豪情。为了让学生能理解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那种悲愤、痛苦、无奈和坚信祖国必胜的复杂感情,我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去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在读到“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时,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学生见状,感情一下子喷薄了出来,“吼”道:“法兰西万岁!”一刹那间,韩麦尔先生的那种感情已然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由此可见,教师用动作给人以暗示,往往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不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落落大方,坦坦荡荡,不应过分拘谨、忸怩,千万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
  
  李春燕,女,现居江苏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