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让激励不再泛滥课堂

作者:鲁亚鸣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们也全力以赴,不断追求,努力探索,各种冠名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诸如“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尊重教育”……五花八门,竞相绽放。诚然,这是好事。然而,古语有云“过犹不及”,当一件事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恐怕就会出现新问题了。
  空口无凭,先看两个例子吧。
  一次公开课上,某老师执教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序》。始初,该老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在学生回答之前,还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再推选一位中心发言人来陈述本组的观点。可谓准备充分,学生回答踊跃。其中有一女生回答时,由于声音偏小并且有些含糊,笔者坐在后排并未听清,只知道这名学生讲了很长时间,远远不符合“简洁”、“概括”的要求。几分钟后,该老师让学生坐下,然后开始“慷慨陈词”——“你答得太精彩了!你想到的老师还没想到,你讲过了老师都不用再补充什么了,老师真想把你的回答录下来,放给全班同学听……”笔者注意观察了周围学生,只见他们表情漠然,没什么反应,更无欣欣然有同感而引起共鸣。而笔者对该老师的赞叹之词也是一头雾水。如果这位学生确实“语惊四座”,当然无话可说。然而,坐在后排听课的笔者听都没听清楚(相信班上很多同学也并未听清),况且前面已述,该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而已,如此评点,真让人匪夷所思。尤其让笔者难以理解,在事后的评课研讨时,许多同行对该老师的“激励”水平大加赞赏,满是溢美之词,这就更引起笔者的思考了。
  另一例,笔者曾听一位老师讲授李密的《陈情表》,这位老师先让学生疏通文意,然后提出质疑。当时,有一位男生举手质疑,语惊满堂:“老师,这个李密太笨,什么忠孝不能两全,他为何不去报效国家?他完全可以带着祖母一起去京师嘛,也可以请个人伺候她,不是两全其美吗?还用得着在这儿瞎抒情?况且,好男儿志在四方,理当为国为民,有所建树!”这位老师显然备课时并无这样的“预设”,愣了一下,不过,这位老师马上“进入状态”,对这位学生大加赞赏:“你的质疑很好!很有创意!老师真为你高兴……”听了这位老师的话,笔者不由大跌眼镜——如此激励,如此点评,真让人无话可说。
  由以上两例,笔者不由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激励语言”的随意甚至是泛滥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以前,有些教师总爱用标准答案去统一学生的观点,这当然不好。时下,有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地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对学生的回答一概予以肯定,认为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这显然是矫枉过正,颇为欠妥的。
  诚然,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研讨精神,教师应该热情肯定、细心呵护。在学科探讨中,对真理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问题是多角度的开放性很强,但这绝不等于说,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随意曲解,不需要指导。“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一千个”,他的前提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因为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变成别的什么了!正如前面第二例中的那位学生,抛弃文本,舍弃背景知识,不去知人论世,只一味地以己度人,用今人今时的观点强加给古人。显然,在此,“哈姆雷特”早已“变质”,文学欣赏亦失去意义。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随意地、无原则地肯定学生的观点,甚至为了照顾学生的情绪而曲意逢迎,为了让听课教师觉得自己很能“赏识”学生,很能“激励”学生而违反原则,混淆视听,这绝不是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这只能让学生混淆是非标准,在心理上产生盲目自信的情绪,久而久之,便会自以为是,听不得批评,只能听表扬与奉承,这是极其有害的,也是违背教育的初衷的。
  对学生的激励、赏识固然重要,但激励与赏识应该是有原则的。如果放弃了是非观念,放弃了教师的正确指导,那就是舍本逐末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学生又如何健康地成长呢?
  语文教学处在不断的改革之中,但是无论怎么改,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地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东西,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这些根本的原则是不会变的。
  作为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与严格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激励该激励的,指正该指正的,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才是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鲁亚鸣,男,现居湖北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