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对误读《背影》的思考

作者:王功政




  “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了铁路线”;“父亲形象不够潇洒”;“父亲不爱清洁卫生,像小孩一样爬得全身是泥土”此类对《背影》的解读常见诸于报刊杂志。初见此消息,觉得似乎有理,这不正体现了当下流行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么?可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妥,笔者要问:这是学生真正的个性化阅读,还是伪阅读?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还是教师引导地位的缺失?
  文中的父亲,家境惨淡、母亲去世、“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伤感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无不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了细致的刻画。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这与我们今天面对的具有强烈叛逆思想的学生是何等的相似)。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伤感,显得更加真挚动人。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解读了“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的文本内容,我想学生是不会作出那令人痛心的误读的。
  笔者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之后,曾与学生一起交流过自己的“背影”体验。学生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讲述自己那下岗的父亲如何一面为生计奔波,一面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用催人泪下的语言讲述母亲如何一边细致入微的上敬下慈,一边默默地辛苦工作……从学生的语言里流露的不正是许许多多孩子缺失的感恩的心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我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成功的,我为学生知道感恩而骄傲。
  以十三四岁未谙世事的少年的阅历,体察不到饱经风霜、已为人父的中年人对父辈的心境;感悟不到语言的质朴之美,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教师是一定要深入文本,正确解读文本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完成与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完成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
  
  王功政,男,现居湖北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