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三位一体 打造名校

作者:王先乐 孙怀永




  在秋高气爽,枫红菊黄的时节,本刊特约记者孙怀永慕名来到素有东方古乐之都美誉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踏上这“汉东大郡”的土地,依偎在这座年轻的新型工业城市的怀抱,一股古朴典雅、厚重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虎跃龙腾、开放发展的时代春风扑面而来。白云湖碧波荡漾,游船画舫往来如梭,湖北随州市实验高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湖畔。沿着湖堤宽敞的白云大道,在柳丝的牵引和黄莺的叫声中,笔者来到了校园,在校长办公室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先乐先生。
  孙:王校长您好!这所学校真是建在一块风水宝地上啊!依山傍水。走进校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校园建设古色古香、玲珑秀丽,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定有独到的见解吧!
  王:欢迎你到我校采访。我校处在随州市文化教育区中心地段,东傍白云湖,北望白云公园、武汉大学随州科技园、随州一中,南临随州市政府新区,西依白云山风景区,汉十高速公路连接线从门前穿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4500 余人。在校园建设上我们一是科学规划,分步到位,不搞重复建设,并做到新建筑与旧建筑搭配和谐,映衬成趣,如旧教学楼是一栋仿古建筑,古朴典雅,新教学楼造型如展翅飞翔的海燕,生动活泼。二是布局尽量做到因地制宜,赏心悦目。不论是奇石秀木、花草幽径,还是亭台回廊,屏风文化墙,力求玲珑精致,尽量少占空间。三是造价经济实惠,立足朴实有品味,注重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
  孙:我进校门时看到挂有“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随州市实验高中”、“随州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随州市文化补习学校”四块牌子,它们是什么关系,各有什么特色?
  王:随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94年,是由市教育局主管的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院校,附属三所学校:随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随州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和随州市高中文化补习学校。实验高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实施普通高中教育,是随州市新课程标准的师资培训中心,随州市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实验基地。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省级重点职校,同时还是鄂西北服装设计中心、随州市计算机培训中心,随州市数控模具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对学生实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基本实现了“课堂教学场景化,兴趣活动多样化,技能培训生产化,作业设计项目化”。高中文化补习学校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实施高考考前文化补习训。所以我校的办学模式是:普职融通,构建升学——就业——高等教育互通立交桥。
  孙:您当过多年的高中校长,又当过教育局局长,现在又当大学的校长并兼中学校长,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您的办学理念和个人的办学思路是什么呢?
  王: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又要求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所以今年年初,我就提出要解放思想,励精图治,拼搏进取,争创一流,开辟“走正——走稳——走好”,“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新路,追求“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营造和谐——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关注心灵——对学生的人格完美负责,张扬个性——对学生的发展负责,面向未来——对学生的终生成功负责。进一步探索学历分流教育,学科分层教学的实验,不同的学生在我校均可以受到不同的教育,他们既可以选择读普通高中,将来考大学或进入本校电大深造,也可以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将来直接就业。进一步加大学校内部用人制度的改革,实行岗位责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全员聘任制,教学质量末位淘汰制。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上,强调“管理就是服务”,强调管理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服务;在管理制度方面,强调制度建设体现平等、民主的理念,以制度规范人,也以制度激励人、发展人;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在管理手段上,提倡人性化管理,强调以情动人,以心换心;在管理结果上,强调以管理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孙:您校开展的“青篮工程”活动,媒体曾多次作过报道,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近两年,我校招生人数急骤增加,为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招聘了4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及青年教师,为了使这些教师尽快适应高中教学要求,迅速提高他们业务素质,学校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目的,在教师中开展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系列活动(简称“青蓝工程”)。该活动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为切入点,通过老教师讲示范课,新教师讲入门课、达标课、优质课,互相评课、练题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在常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达到高中教学要求。我们的具体作法:一是界定新教师概念,规定凡是未任教过三个年级中任何一个年级课的教师,不论教龄长短,职称高低统称为新教师。指导教师必须是在高中打过通关,连续带过两年高三且高考成绩优秀的教师。二是制定学校‘青蓝工程’帮带规划,提出师资发展期望目标。印发“青蓝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对各层次的教师帮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三是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帮带工作,如制定“青蓝工程”“老带新”管理制度,规定新老教师必须每周互相听课一次,新教师要提前一周备课,经老教师签字后,才能上课。四是成立“青蓝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主任、各科教研组长任成员,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办协调此项工作。五是检查落实情况,组织中期和终期评估验收,对优秀指导教师和新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我们计划通过三至六年时间的努力,打造一支学科配套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孙: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您校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处于随州市前茅,请您谈谈该学科建设的经验。
  王:语文课不好教,因为高考语文考课本内容少,考课外的多,教师教学不好把握,学生不太愿意学。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语文课的教学关键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研组在激趣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如正在开展的“书香伴我行”读书月活动,要求学生必须读完一本好书。对这活动学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图书室、阅览室课间都向学生开放。读什么样的书?教师也给予了有效的指导,如《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就是一本很好的书,每期我都在看,里面刊登的文章很好,非常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就推荐学生征订,学生征订踊跃,达到了两人一本。有了书,就给时间学生读,对里面好的文章进行品评。学校再以知识竞赛、故事会、作文竞赛、课本剧、表演赛等形式检查读的效果。正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水平。
  孙:作为市级实验高中,学校在实验性、示范性、出经验、出成果方面一定有值得称道的吧!
  王:是的。新课标颁布后,我们率先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接着又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组织了三批新课改教师培训,对全市教师进行指导,可以说教师适应新课改,我校是起了示范作用的。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上,我校也是走在全市前列的,学校局域网外接因特网,内连各办公室、微机室、教工宿舍,百兆到桌面,24小时畅通。随州市教育信息网主控室设在我校有三人负责维护,每日更新,点击率很高。其网络硬件、技术力量、微机数量在全市都是首屈一指的。在特色教育方面,主要抓了体音美特长生的提高培训,我校特长生的专业合率和本科上线率一直名列随州地区前茅。我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很有特色的,德育班子过硬、网络健全、效果显著,多次被上级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电大系统先进党组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国家级示范学校,用五年的时间把实验高中建成省级示范高中,全力打造随州市的教育航母!
  孙:在您的领导下,这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王:谢谢你的祝福,谢谢你的采访!